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2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沉睡的土地长出致富的梦想
江西赣州章贡区社推进“三变”改革建设美丽乡村

在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章贡区社打造的蘑菇科普馆景点。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贫困户吕功光特别兴奋:“我的惠农一卡通上有了326.4元的进账,这笔钱虽然不多,却是我致富的开端。”

    同日,火燃村48户贫困户,都领到了康之友农业专业合作社、峰山食用菌合作社蔬菜基地项目的第一笔分红,这是章贡区供销合作社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而迈出的坚实一步。

    盘活沉睡土地

    12月4日,章贡区社打造的火燃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随着章贡区首届文化旅游节的开幕,迎来了首批游客。一进村,游客们就开始体验游玩,赏乡村美景、吃生态蘑菇宴、体验农事采摘、住农家民宿……游玩之后,许多赣州游客都发出感慨:“真的快认不出火燃村了。”

    火燃村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缘于赣州市、章贡区社在综合改革中,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该项目按照“供销社+村‘两委’+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117户村民盘活闲置土地,入股合作社,共同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火燃村地处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距赣州市区仅6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前些年,因村民大量外出务工,闲置土地、民房较多。“村里经济要发展,必须引进好项目。项目要进来,就必须进行土地流转,但大多村民思想难转变,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这成为村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火燃村党支部书记郭学贵说。

    为了搬掉拦路虎,在赣州市社和章贡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章贡区社与村“两委”合作,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村里的闲置土地资源集合起来,再由村委会统一招商,将经营权流转出去,这样农户仍是土地的主人。

    思路一变别样天。于是,章贡区社组织由沙石基层社和火燃村村“两委”发起组建的康之友合作社,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综合发展的思路,带动村民将火燃村闲置了20多年的土地,以每亩700元折价入股康之友合作社,再由康之友合作社与章贡区供销合作社下属社有资本投资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火燃村美丽乡村旅游项目。

    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为了经营好该项目,村里和章贡区供销合作社特地到广东省河源市招商,引进了一个专业管理团队对该项目进行运营开发,促使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

    村民变股东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从去年7月开始,我们夫妻在美丽乡村旅游项目打零工,每天就有200元,一年下来有4万多元。家里的土地还入股了合作社,就算暂时没有事做,也能拿到分红。”火燃村贫困户吕烈荣开心地说,“现在,我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成为‘股东’。”

    在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火燃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走出了“旅游+农户、项目+农户、产业+农户”的路子。

    “合作社招商的项目都构建了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入股农户每年都有保底分红。”郭学贵说,这样不但合作社社员可以得到分红,村里的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能获得部分收益,还有部分收益用于壮大村集体。这样的利益分配模式,使所有村民都真正融入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

    如今 ,许多常年在外务工的火燃村村民,己纷纷回家创业,积极投身开办独具火燃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村民李坦武在村里开了一家生态餐厅。他说:“看到家乡的变化,我就决定回乡自己干。现在,我的生态餐厅已投资100多万元,可同时容纳100人用餐。 ”

    目前,火燃村15个村民小组505户村民中就有9个村民小组300余户加入了康之友合作社,村民收益和幸福指数不断上涨,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          

 (赣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