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背 景
当地时间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会晤。会晤后,中方经贸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国元首讨论了中美经贸问题并达成了共识。
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了双方经贸团队近期进行的积极有效的磋商。双方认为,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和全世界的共同利益。
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现有针对对方的关税税率以及不对其他商品出台新的加征关税措施。
双方同意,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立即着手解决彼此关切的问题。中方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进一步采取措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此过程中,美方关注的一些经贸问题会得到解决。同时,美方也将积极解决中方关注的经贸问题。
两国元首指示双方经贸团队加紧磋商,达成协议,取消今年以来加征的关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尽快回到正常轨道,实现双赢。
中美摩擦缓和 期货突破走强
近期,棉花市场波动较大,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的东风,受该利好消息刺激,ICE期货周一早盘大幅上冲,郑棉期货流露出上涨势头,市场看涨声不绝于耳。
进入12月份,郑棉结束了在“万五”关口以下运行态势,冲破压力维持在15000元/吨以上,引起市场关注,看涨信心增长。12月3日,郑棉主力合经约收盘15300元/吨,大涨195元/吨。
近期郑棉的突破走强,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好于预期,双方将在未来90天内加紧磋商,一旦谈判达成协议,今年以来加征的所有关税,都可能取消,这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棉市一直在下跌之中,尤其近期郑棉维持15000元/吨以下运行,触底迹象明显,从市场供需格局来看,棉花依然弱势格局未改。
谈判结果利好 棉花进口或放宽
据悉,中美两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宣布,在3个月内积极磋商解决贸易问题,美国暂停对中国产品进一步提高关税。同时,中国承诺将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
近几个月,在中国对美棉加征关税之后,美棉对中国出口大幅下降,有1%配额的关税为26%,没有配额关税为65%。从长期看,贸易谈判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我国放宽对棉花进口的限制,使纺织厂能进口更多的棉花。未来几年,我国也可能重建储备棉库存,对进口棉的需求必然会增加。
从短期看,我国新棉大量上市仍将给国内市场带来压力,纱线价格近期小幅缓慢下跌,可能导致国内棉价走低。美国收获受天气影响推迟,未来新棉供应将逐渐增加。印度卢比反弹对棉花和棉纱出口不利,国内棉价开始下跌。巴基斯坦卢比再度下跌会刺激纺织品出口,对棉花价格有支撑作用。同时,棉花进口价格也将在进口棉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走高。
下游消费未打开 棉价在搏弈中前行
据了解,去新疆采购的内地企业不少有了实单采购的计划。截至12月5日,阿克苏、喀什等地“双28”手摘棉价格在15700元-16000元/吨(毛重、提货),机采棉价格在15500元-15700元/吨(毛重、提货),价格接近成本,企业挺价意愿较强。另从成本核算方面看,纺织厂新疆采购价格虽然较储备成本略高,但也处于可接受范围,用棉企业大多认可当下价格。据冀鲁、江浙不少纺织厂表示,近期储备棉仅可维持20余天,采购新棉已迫在眉捷。
另据下游坯布、服装企业表示,由于环保压力,部分作坊、服装厂、印染厂面临关停整改,企业订单有所减少。加之中美贸易摩擦虽缓和,但美国的大门依然关闭,给纺织品服装出品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大,尚需时日观察。
由于供应与需求仍然处于较宽松状态,加之下游疲软,虽然纺织厂将集中补库,还有中美贸易的利好消息传来,但市场回暖还需时日。
(本文根据新华社及“中国棉花网”相关资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