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8年1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东营:收益减少已成定局


    目前,鲁北棉花产区之一的东营地区棉花采摘已经结束,减产已成现实。据当地棉农反应,今年棉花产量基本在400斤-450斤/亩,较去年减产50斤-100斤/亩。棉花等级基本以四级为主,长度26mm、27mm为主。

    与此同时,据卓创资讯调研了解,今年东营植棉成本较去年有所增加。增加部分主要体现在化肥、地膜以及人工采摘费用等方面,成本减少的主要是农药,因今年病虫害较去年少,其它费用较去年基本持平。总体来说,2018/2019年度植棉成本增加145元/亩。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彩娟指出,今年内地棉花采摘时间较去年普遍偏早,东营地区也不例外。少数棉企早在8月底开秤,当时棉农正值农忙无暇交售籽棉,基于当地籽棉质量偏弱以及棉农交售意愿不强,棉企调运外地籽棉为主。后期随着皮棉行情走弱,前期加工的皮棉难销,棉企收购量明显下降,开秤为数不多的几家棉企基本停止收购。

    进入11月下旬后,当地前期未入市的棉企陆续开秤,但皮棉购销仍未见好转,部分棉企收购量亦不大。截至11月23日,当地新棉市场启动仍不成规模,棉农普遍感觉今年籽棉难卖。价格方面,棉花经纪人下乡收购籽棉平均价格在3.2元/斤,明显低于棉农预期,加之产量下降,植棉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已成定局。

    就目前籽棉出售平均价格3.2元/斤、产量450斤/亩计算,植棉补贴维持150元/亩不变的情况下,计算今年植棉收益为250元/亩,较去年有所减少。

    陈彩娟强调,植棉收益下降将直接影响明年百姓的植棉意向,加之东营广饶部分地区土地流转量逐年上升,流转出去的土地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初步预计,明年植棉面积将继续下降。  

(刘旭颖)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