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7年中国回收纸行业发展数据表明:
企业越规范竞争优势越大


    本报讯  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纸分会编制的《2017年中国回收纸行业发展报告》已完成编制并于日前公开印发。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回收纸行业相关政策频繁出台,并对回收纸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7年,在进口废纸政策方面,废纸进口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质量要求提高、废纸目录缩窄、进口企业主体受限,促使造纸企业更加注重建立国内回收纸采购渠道;在垃圾分类政策方面,政府积极通过政策、土地保障等予以支持,鼓励建立回收纸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在环保督察方面,国家持续加强对企业环保落实情况督查,回收纸领域内大量中、小打包厂退出市场,使规范的回收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废纸价格指数方面,2017年全年我国回收纸价格指数走势跌宕起伏。一季度以下跌趋势为主,二季度触底反弹,三季度飙升,四季度回落,年终报收于2182.61元/吨,全年上涨396.48元/吨,涨幅18.17%;全年最高点3030.82元/吨,最低点1319.36元/吨,振幅229.7%。2017年回收纸价格指数的走势,表明我国回收纸已经进入价格高位时代。回收量方面,2017年我国回收纸回收量达到5460万吨,同比增长5.4%,为历史以来的最高值;进口量仅为2572万吨,同比下降9.8%,为近五年来的最低值。

    单体回收纸打包厂数量方面,经营量100吨/天以上单体回收纸打包厂数量大幅增加,达到199个,较2016年增长26.8%,表明回收行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进一步凸显;经营量50-100吨/天单体回收纸打包厂数量急剧下降,降到852个,较2016年减少2381个;经营量30-50吨/天单体回收纸打包厂数量为1908个,数量多于50-100吨/天、100吨/天及以上单体打包的和,说明我国目前仍然是以体量小的回收纸打包厂居多,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同时,废纸分会还完成了《2017年度中国回收纸行业20强企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20强企业经营指标下滑,盈利能力提升减缓。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回收纸行业20强企业的销售规模371.33亿元,较2016年同比降低了6.39%;经营总量1727.66万吨,较2016年减少了约800万吨,下降31.6%;净资产总额为29.64亿元,较2016年降低了14.14%。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经营企业对于2017年的回收纸价格波动采取防御政策,减少了经营量;二是受国家环保政策不断收紧、环保督察日趋严格、废纸进口管控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部分回收纸打包厂被迫关闭,减少了废纸回收量;三是与《2016中国回收纸行业发展报告》相比,部分企业未进行申报,对销售规模总和产生一定影响。

    2017年,中国回收纸行业20强企业平均综合毛利率为7.69%,较2016年的7.55%上升了0.14个百分点;平均净利率为3.65%,较2016年的3.07%上升了0.5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了19.02%,但是略低于2015年3.66%。说明中国回收纸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受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影响,提升缓慢;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回收纸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始加强;行业整个生产体系的内需拉动开始复苏。

    从表现上看,2017年,中国回收纸行业20强企业前端回收站点数量逐年减少,分拣中心数量迅速上升;主动参与政府垃圾分类,经营理念和模式不断创新。20强企业中有大连金凯旋、广州国力、沈阳陆帆、闲豆回收、江阴南方、天津宏宇盛华、长春国英7家参与了当地垃圾分类或“两网融合”有关工作,参与率为35%,而在参与调研的78家回收纸企业中,有40家企业参与了当地垃圾分类工作,参与率高达51%。这说明回收纸企业在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承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垃圾分类是未来回收纸企业重构前端回收渠道的重要机遇。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