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的国家,公元前 240 年就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消费理念的进步,食用菌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作物。其中,香菇种植量最大,占国际产量的95%以上,香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菇”。
如何借助香菇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的“2018 中国食用菌行业丝路菇业优秀品牌行动暨西峡香菇国际贸易对接会”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举办,就如何引导我国香菇产业提档升级,打造并推广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秀品牌,为我国香菇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建言献策。
面临问题
香菇产业与林产业如何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香菇栽培原料可分为木业废料资源和生态林资源采伐两大类。发展香菇生产就意味着要消耗林木,如何使香菇产业与林产业协调发展并实现双赢是香菇产业发展的前提。”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茂林表示,通过选择性计划密植育林,计划性间伐,最后自然形成生态林,这样既实现了生态育林,又做到了可持续利用。不但原料成本低,这种育林的效益也会大大高于传统育林模式,林农就会认可这样的循环利用方式,香菇产业的发展才不会因原料受阻或受限。
如何在发展香菇产业的同时兼顾林业效益呢?河南省西峡县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了二者完美结合的方法。“西峡县以保护生态,涵养资源为原则来发展香菇产业。”西峡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华锋介绍,在发展方式上,从分散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转变,努力提高林木资源利用率,加大造林力度,涵养林木资源,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在产业结构上,坚持香菇为主,草腐菌为辅,科学分析,慎重选择,逐步开发价值较高的野生菌和珍稀菌类的新品种,实现由“一菌为主”向“多菌并举”转变,由增量扩能向提质增效转变;在产业规模上,适度控制香菇发展规模,因地制宜发展草腐菌,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实现持续发展、高效发展。
此外,我国香菇产业在过去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批主产区的品牌香菇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就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而言,产量相对低且不稳定,同时产品质量一般。高茂林表示,目前,我国的香菇生产与产品加工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过去依赖于人的感官和经验的生产手段和管理方法相对落后,传统加工方法粗放,缺乏对产品的系统性设计,对香菇的选择标准和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设定不够重视,导致香菇质量难以保证,也制约了香菇产业的发展。
“健全安全追溯制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是保障香菇质量的有效措施。”周华锋介绍说,“西峡县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加工、保鲜、储运的可追溯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在食用菌生产投入品使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和企业要建立香菇生产记录档案,在产品采摘、加工、保鲜、储运过程中,相关执行者要建立产品的流程记录,标注特定标识,把质量安全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追根溯源,依法处理。”同时,改变以粗加工产品、初级产品为主的销售模式,要重点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辐射面积广的龙头公司和购销加工企业,抓好香菇收购运输,做好香菇的储藏储备,搞好香菇的加工销售,并开发香菇麻辣丁、香菇多糖饮品、香菇酱等产品,大力推进香菇冻干、干片、罐头、速冻等方便食品、即食食品和调味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形成香菇收购、包装、运输、贮藏、加工、营销等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香菇就地深加工、就地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发展趋势
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目前,香菇产业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香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带动产业做大。同时,为确保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开始在强化引导、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在经营过程中,会逐步培育行业内具有带动效用的龙头企业,并对龙头企业的基地规模化、生产科技化、农民合作化、利益风险契约化、加工现代化、营销网络化等高要求、严把控,使其与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紧密联系。
在西峡,西峡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以“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手段,以“前沿化科研,规范化制棒,安全化栽培,科学化监管,多元化服务”为重点,大力推进香菇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同时,西峡县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围绕培育食用菌产业各个环节的龙头企业,重点在科研、工厂化制棒、深加工等方面进行培育,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同时,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薄弱环节的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为农户服务的各种服务组织,使其成为沟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联结企业与农民的纽带,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食用菌产业效益成为全国最大。
另外,香菇产业的生产模式也趋向精细化,品牌化意识日益增强。高茂林指出,香菇产业向着精细化、深层次产品加工所展开的产业链延伸,既为从事香菇产业的企业开拓了新的经营思路,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促进了香菇产业的延伸,在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为整个香菇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市场。
近年来,西峡县重点培育了一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辐射面积广的龙头公司和购销加工企业,大力推进香菇冻干、干片、罐头、速冻等方便食品、即食食品和调味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条。
此外,西峡县还制定了“西峡香菇” “地理标志产品”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品牌的保护和使用管理办法,针对“西峡香菇”品牌制订出了一套完整的“西峡香菇标准”,包括原材料质量标准、种植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以及可追溯制度,并积极开展了“西峡香菇”中国驰名商标的申报工作,力求把“西峡香菇”打造成中国香菇行业的第一品牌。同时,为实现“西峡香菇”公共品牌与企业自身品牌的有机融合,引导食用菌加工销售企业利用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品牌,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产业附加值,凡符合条件的产品,在包装上都要统一标注“西峡香菇”,从而进一步打响“西峡香菇”的地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