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南泌阳:食用菌全链条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本报讯  10月31日,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菌物学会在中国花菇之乡河南泌阳举办推进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交流会暨李玉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泌阳的香菇种植模式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与称赞。

    泌阳地处伏牛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交汇处,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食用菌种植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从1972年起,泌阳人开始探索种植食用菌,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到1992年,逐步形成了以香菇种植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泌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立足优势,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把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确立为“特色富县”的支柱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激励引导群众发展香菇种植。特别是经过第一代“菇农”祁建勋、禹宗本等人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大袋小棚立体”香菇栽培模式,彻底破解了中国长江以北香菇栽培技术的瓶颈制约,花菇出菇率和品质引起全国和世界震动,从而让泌阳食用菌产业发展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袋小棚立体”栽培技术,被世界菌业专家学者称之为“泌阳模式”,誉为中国香菇栽培史的第三次革命。随着这一技术的完善,在全国大江南北20多个省、市迅速得到推广,并传播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全县1万余香菇种植的“土专家”、技术人员外出进行技术指导,其中有200多人被聘请到东南亚、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传授香菇种植技术。在此基础上,泌阳又先后研发了“花菇高效栽培技术”“反季节林下高温香菇栽培新技术”“双层棚春栽香菇种植技术”“分块分层式蒸汽包灭菌新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花菇生产技术更加成熟。

    如今,泌阳创造出了闻名全国的香菇种植泌阳模式,制定了泌阳花菇国家标准,形成了集研发、种植、精深加工、出口销售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2017年,全县食用菌种植2.5亿袋,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李玉是国际著名菌物专家、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际食用菌行业的领军人物。河南省真菌研究院士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吉林农业大学与泌阳县校地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泌阳县也将充分利用院士专家的专业知识、科技成果及其人脉资源,为泌阳经济社会发展引进急需的资金、项目、人才和智力,促进食用菌产业向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菌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