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小微企业送上“加油包”
内蒙古农信社出台支持涉农涉牧小微企业“十一条措施”
□ 李 默

图为内蒙古陕坝农商银行召开优化企业开户座谈会。李 娟 摄

    近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出台支持涉农涉牧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十一条措施”,进一步明确“支小”政策方向与运作机制,提出新措施、新要求,确保服务质效持续上升、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在融资掣肘环节

    送上“加油包”

    截至7月末,全区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775.2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696.10亿元,同比增加162.58亿元,同比增速10.60%,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0.59%;支持小微企业户数29.40万户,同比增加5.70万户,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总量明显增长、户数明显增加,贷款质量和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两增两控”工作目标。

    尽管“支小”成果显著,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仍待全局性、根本性破解。内蒙古农信社推出“十一条措施”,从信贷资金、担保、成本等紧密关联企业发展的环节入手,为小微企业送上“加油包”。

    在信贷资金供给方面,内蒙古农信社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盘活小微企业信贷资产,提高小微企业信贷资金周转率;试水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增强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能力。

    在信贷担保方面,内蒙古农信社将逐步由有形资产抵押向知识产权、商誉、排污权等无形资产领域拓展,开办股权质押等业务;推动“银政保担”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探索“企业互助保证+政府风险补偿”等多种创新担保形式;发展小微企业主资产受托代管融资业务,解决小微企业担保难。

    在信贷成本方面,内蒙古农信社通过“降利率水平、降低交易和服务成本、清理收费”等措施,切实为企业减负。

    “十一条”明确,把降低贷款利率水平作为一项刚性要求,建立与小微风险水平及商业模式成熟度相适应的利率定价机制,扩大让利范围和覆盖面,政策向信用好、优质企业倾斜。通过3年努力,涉农涉牧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控制在8%以内。同时,清理不合理、不必要 通道费和过桥费,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向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另外,进一步降低客户交易成本、服务成本、资本成本和风险成本。

    更务实更接地气

    服务小微企业

    此次出台的“十一条措施”,是内蒙古农信社相关扶持政策的升级版,更注重从企业视角梳理政策,布局更具全局性和系统性,及时跟进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现状,从需求着眼,引导小微企业全方位享受政策红利。

    小微企业贷款难,再续贷更难。受资金流动速度及账期长短的影响,贷款到期时往往难周转、难还贷。而找民间的过桥资金,又会加大小微企业的负担。

    “十一条措施”针对此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合理确定考核指标,避免贷款在月末、季末集中到期而引发企业资金紧张;推广“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小微申贷获得率。

    今后,“信用”将在小微金融服务里发挥更大作用。

    “十一条措施”提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深挖信用价值,推出“小微企业诚信贷”“小微企业联盟贷”“小微快贷”等信贷产品,解决涉农涉牧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

    根据“十一条措施”部署,内蒙古农信社将借助“互联网+产业链”,推广“产业链贷款”融资服务,形成“农村信用社+公司+经销商”“农村信用社+公司+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农牧户”等多种模式;与担保品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合作,通过“保险+牲畜动产”“牲畜动产+资产监管”“牲畜动产+资产监管+保险”等方式创新融资服务;运用“银税互动”“商银合作”“双基联动”等服务模式,为小微融资提供便利。

    强化内部考核

    为小微金融“保驾护航”

    做好小微金融,具有专业化能力是重要考量。内蒙古农信社持续构建“小微专享”, 完善综合服务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并将依靠网点、人员、下沉服务等优势,强化专营业务。

    “十一条措施”提出,加快服务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推建普惠金融事业部、小微金融中心,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十一条措施”还提出“六个必须”,敦促各项制度、措施必须落地,并把下设机构涉农涉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效,作为2018年-2020年“五位一体”考核的重点,加大考评权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