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8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化工园区 “一票难求”,我们准备好了吗?

□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李 鑫 实习记者 张依然

    2017年以来,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环保督察力度的不断加大,众多的农药、化肥生产企业开始着手从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工艺流程、科学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而早日搬迁入驻统一规划的化工园区则成为很多企业的首选。一时间,全国各大化工园区可谓是“一票难求”。目前,已经入驻各大化工园区的农药、化肥企业不在少数。值得一提的是,化工园区的科学规划和细节管理将对未来企业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影响。

    “农药行业走园区化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农药企业应根据发展需要,积极主动做好搬迁入园。”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回收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开发“三废”治理技术设备等,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将是农药行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化工园区化大势所趋

    01 腾笼换鸟,化工园区释放“集群效应”

    “十三五”以来,我国化工园区建设掀起了又一个高潮,截至2017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01家。其中,国家级61家,省级315家,地市级225家。

    “全国化工形势面临产能过剩、政策从严、市场波动、转型加速的现实。化工产业园区的发展对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夏英彪认为,化工园区通过形成产业集群,可发挥集群效应。一是可使企业免去巨额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二是在新技术和管理方面易于就近交流推广;三是可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水、电、气、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四是园区可对污水等“三废”进行统一综合治理或循环利用。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曹承宇在接受《中国农资》记者采访时表示,农药企业入驻化工园区是实施“腾笼换鸟”战略。首先,化工园区可以为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集中优化处理;其次,通过园区深度处理后的污染物,能够重新被赋予新的功用价值;最后,将化工园区各企业连成一个整体,通过组织协调进行资源整合,最终实现综合利用的目的。

    02 化工园区“遍地开花”, “特色”是关键

    各地争先恐后地建设化工园区,抢占化工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制高点。然而,随着目前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等理念的提出,我国的化工园区也呈现出很多不足。

    一是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从全国来看,化工园区的布局和建设出现了定位不明、盲目布点、重复建设现象,出现了“遍地开花”,大有一哄而上之势。二是产业结构趋同。虽然我国的化工园区生成方式有多种,但缺乏产业特色和区域分工。三是化工园区审批门槛抬高。四是创新能力弱,难以持续发展。

    今年4月,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发布《中国化工园区在“十三五”环保政策下的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随着环保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各省化工企业的入园率将不断提升,未来各化工园区的发展特点将越来越明显。从区域来看,各区域化工园区经济指标的差异将越来越大,新一轮的环保治理将由完全成熟的园区趋向成熟的发展中园区和欠成熟的园区蔓延,从地域上呈现由我国的东部,继续向我国的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蔓延。此外,未来各园区的产业特色将更加突出,将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出现。

    企业“进区入园”意味着什么?

    01 不是有了“保护伞”,而是进入了 “高压区”

    当下,有幸入园的企业误认为,化工园区是企业的“保护伞”,不会再被关停。但是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全国化工园区的数量大幅增加,各大化工园区也成为了环保、安全监管的高压区。

    “现如今,化工园区对入驻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在环保方面,是工业园选择企业的重中之重。”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新兆表示。记者近日在走访辽宁省相关化工研究科研机构、农药企业和化工产业园区时了解到,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代表之一,现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各个工业园区产业升级,打造出一批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工业园区。为此,辽宁省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忠清表示,目前国内针对化学工业园区风险管理体系尚处于摸索阶段。提高园区风险管理水平和预防园区重特大事故发生,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农药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大可能地避免、减轻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才是目前企业和工业园区共同努力的方向。

    针对入园农药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葫芦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沈劲松告表示,我们将汇集化工、环保、安全领域的技术专家专门成立了企业入园测评小组,通过多角度指标分析,对入园企业进行严格把关,将环境污染遏制在孕育期。

    02  不合规须搬迁关停,倒逼企业向绿色发展

    2018年是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关键之年,也是长江沿岸化工园区命运起伏的一年。近两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6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探索出一条以专项行动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

    长江经济带的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要怎么搬?出路在哪?近日,中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罗国三在京透露,通过摸底调查,官方已基本掌握了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化工企业的情况,长江沿线环境敏感区域内尚存在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在今年6月底前依法撤销;尚存在的排污口,在今年6月底前依法取缔。针对上述问题,官方已经拿出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下一步在加强督察问责、扎实推进化工污染专项整治的同时,官方将研究制定长效监管办法,完善政策措施,始终保持严格监管的高压态势。

    03   入园不能急于求成,以免走弯路

    有资料显示,2017年6月,原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意见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包括优化产业布局。到2020年,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的化学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达到60%以上;到2025年,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的化学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达到80%以上。

    某资深业内人士忠告企业:“企业进区入园是大事,也是难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关键是要做好园区的选择和企业合理选址工作。目前,各种园区条件良莠不齐,企业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园区,必须明白园区的发展规划、承载能力、配套政策等,只有知彼知己,才能少走弯路。”

    04   入园提高准入门槛,行业洗牌加速

    “一个团队的努力是加法,几个团队的努力就是乘法。目前有很多小型农药企业在搬迁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搬迁经费不足,产业升级乏力,为此,他们都积极展开与大型农药企业对话,寻求合作,希望被兼并收购,通过彼此相互叠加的方式,扩大辐射和受益范围,最终实现农药产业升级转型的目的。”刘新兆表示,国内外农化企业早已嗅到“行业洗牌加速”的味道,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兼并收购,聚集优势,有力地推动农药企业间的相互合作,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辐射能力。借助搬迁入园这一良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产业有效整合和技术升级,促进农药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彻底改变我国农药企业小而散的落后局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推动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环保整治对于合规合法的企业是一次提升竞争力的利好机遇,对于落后工艺、低质量发展和低环保成本投入的企业可能是一次灭顶之灾。长远来看,通过调整,优质企业的壮大、低劣企业的淘汰会使市场进入有序规范轨道,更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