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5年,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启动了“云菌基因组研究计划”。如今,100多种野生菌的基因测序已完成,并建立了基因序列共享信息数据库。
云南素有“真菌王国”的美誉,境内分布蕴藏有大型真菌21科604属2729种(全国4800余种),约占全国56.9%,其中云南特有属有10余属、特有种110余种、稀缺名贵10余种,全球前六甲野生食用菌云南都有分布。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盛军介绍:“野生菌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所以决定在前端进一步挖掘资源。”
2013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启动的《云南省建立农科教相结合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就把野生菌作为七个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优势农产品之一,进行农业服务体系试点。
以盛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桂明英为团队带头人,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于2015年启动了“云菌基因组研究计划”。
计划启动以来,科研人员共采集了近500种食用菌样本,对100余种野生菌完成基因组测序,并建立了基因序列共享信息数据库,以期利用最新的基因组测序技术,解决食用菌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并进中遇到的科学问题。
野生菌基因序列共享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促进重要食用野生菌人工栽培和促繁技术,为食用菌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依托基因组信息,解析食用菌营养成分的合成通路,可以为食用菌健康食品开发提供最佳的食用菌原料。
据介绍,科研人员可以从新资源食品、新医药资源、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来研究并挖掘野生菌资源。如:蘑菇所含的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蘑菇多糖类产品上市;另外,有时吃了有毒的菌子后会出现幻觉,这是因为蘑菇所含的毒素具有致幻效果,国外已经有研究用来治疗抑郁症。毒蘑菇那么多,毒素成分的研究及开发,也会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杨质高 徐雅漫 唐开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