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7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告别低小散 葡萄产业走向规范化
浙江省嘉兴市葡萄产业农合联正式成立
□ 王沁柠 汪忠涛

    近年来,依托长三角大市场和浙江省嘉兴水果市场大平台,嘉兴市葡萄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2.9万亩,年产量18.4万吨,产值15.2亿元,葡萄已成为嘉兴市第一大经济类农作物。然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的组织管理却没有跟上,这也导致了市面上葡萄的品质良莠不齐,经济效益难以得到质的提升。

    为此,7月10日,嘉兴市葡萄产业农合联正式成立。该产业农合联由市葡萄产业协会、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嘉兴水果市场3家单位发起组建,首批会员59个。作为一个集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于一体,以葡萄产业为核心的跨区域综合服务平台,它将为嘉兴葡萄产业提供特需性、精准性服务,同时促进农户与现代市场对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

    价格走低、没销路

    成为葡萄种植户的忧虑

    这段时间,嘉善洪家滩葡萄产业园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农户们忙着摘葡萄、装葡萄、运葡萄……据介绍,洪家滩葡萄产业园拥有3个葡萄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490亩,年产葡萄600吨,去年产值达到了500万元。然而,今年产业园负责人徐明川的内心却是喜忧参半。原来,由于夏黑葡萄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这几年产业园都以其作为主要种植品种。今年葡萄的收成非常好,但市场上夏黑葡萄的价格却是近年内最低。“去年,普通的夏黑葡萄每斤批发价能达到7元,最贵的时候每斤可以卖到十几元,但是今年却只能卖到5元左右。”徐明川很无奈地说。

    今年夏黑葡萄集中上市,供大于求是价格走低的最主要原因。据介绍,产业园的葡萄大部分销往批发市场,还有20%走精品路线,专供酒店、超市等,这部分葡萄的价格波动不大。那么,为什么不增加精品葡萄的比例呢?“精品葡萄在种植管理、包装等方面的标准更加严格,成本也比较高。”徐明川担心地说。

    徐明川的担忧反映出了嘉兴葡萄产业的发展瓶颈。据了解,目前,嘉兴市葡萄产业仍然处于“低、散、乱”的状态,小农经营模式没有彻底改变,产品始终叫好不叫座。其主要原因是品种结构缺乏宏观规划、产业标准不统一、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叫得响的品牌,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这就迫切需要葡萄产业建立一个跨县区、立体式、全程化、紧密型的服务组织,嘉兴市葡萄产业农合联应运而生。

    “产业+农合联+载体(公司)”

    引领嘉兴葡萄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新生的葡萄产业农合联不同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不同于行业协会,它以“产业+农合联+载体(公司)”为运作模式,产销一体,解决葡萄种植户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嘉兴市农合联执委会主任沈向宏介绍:“葡萄产业农合联将把全市的葡萄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行业协会等主体联合起来,围绕产业整合资源。同时,依据本联合会章程和公约约束个体行为。比如,一些种植户为了赶早市、卖个好价钱,摘青果、滥用药剂。这样既损害了嘉兴葡萄的声誉,也不符合长远利益。通过产业农合联的公约,我们可以规定成员葡萄质量和交易行为,改变无序竞争的局面。”目前,嘉兴市葡萄产业农合联已拥有59名会员,其中既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葡萄种植户,也有嘉兴水果批发部等水果销售企业。

    同时,葡萄产业农合联将以公司制的实体化运作方式,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服务、统一品牌营销、统一金融服务等,全面提升葡萄产业各环节的专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单位产出,提高产品价格,直接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将积极申请‘嘉兴葡萄’地理标志及其商标,把它打造成为绿色、高端、健康的食品品牌,引领全市葡萄产业向着规模化、规范化方向转型升级。“沈向宏表示。

    在葡萄产业农合联成立大会上,葡萄产业农合联还与省农科院园艺所签订了葡萄产业技术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共6个条款,双方将重点在新品种引进、生产投入品选用、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嘉兴葡萄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