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与君安坐吃茯茶

□ 张丽红

    六月的江南,雨润花蕾,枝叶茂盛。茶几上有一朵石榴花,点缀出独有的清甜气息。取出手筑茯茶,用茶刀撬开,里面可爱的金花闪闪耀眼,我一时有些怔神,因为据说茶叶中的这种金花,在自然界中,只有千年灵芝上偶尔出现,对调理人体机能是十分有益的,还有养颜美容作用。而我现在每时每刻都在享用自然界中的精华,我不由自问:你现在的作为可配的上这份福气?撬了一小块黑毛茶放在煮茶器,过水煮开洗了一变花,然后重新添上水,煮茶器发出“咕咕”的声音,水沸腾,热气弥漫,茶针撬开茯砖,当翻滚的水波淹没干茶,瞬间茶香飘扬,刺激鼻翼,茶叶逐渐舒展,消失了绿韵,呈现出褐红,没有曼妙身姿,只把时间酝酿沉淀的味道一点点析出到汤汁里。正是“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倘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一时水汽氤氲,茶香四溢,茶汤渐渐荡漾出透亮的红色。空气弥漫着石榴花的清甜和黑茶的陈香融为一体,宁静雅致的感觉弥漫在我的周围,我的心便越发虔诚起来。关火,出汤,茶漏滤尽枝叶,红亮的茶汤在玻璃杯里娇艳欲滴,如红酒、玛瑙,也如夕阳温润的金光。 

    泡上一杯醇和爽可的湘益茯茶,坐在窗边,戴上耳机,听着王红梅演唱的《茯茶之歌》,静静地享受着一个人的自在惬意。我平时喝龙井和普洱多一点,对茯茶不甚了解,就汤色而言,和熟普有些相似。或许,作为黑茶,茶汤色泽总有些大致雷同,入口滋味感觉没有熟普醇厚柔滑,喉间转化不明显,却后味十足,一点一点积攒起来,越品越有味道,煮至三遍,汤色褪去红晕,变成浅黄,继续煮,却品出淡淡的甜味,越品越甜,越喝口感越好,恰如经过岁月历练,君子之交,真水含香。   

    茯茶的味道,是懂茶的人,用心泡出来的;茯茶的味道,是精于喝茶的人,用德品出来的。茯茶外形多为长方砖形。特制茯茶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茶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尚浓,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

    茯茶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紧压茶,也是加工工艺最复杂、最古老、流传最久远的大宗茶产品。从公元1368年前后,中国人发明了茯茶至今已有650年。因当时采用湖南黑毛茶为原料,故名“湖茶”,又因原料送到泾阳手工筑制,称“泾阳砖”;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后以其香味药效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福砖”。因为它的效用类似土茯苓,形状好似砖块,所以也叫“茯砖茶”,后来被美誉为“福茶”“福砖”,因其系官引制造,购销受官府严控,亦称“官茶”“府茶”。对茯茶的“茯”现又有新解,不仅指其为伏天生产与有土茯苓的效用,“茯”即菌,指木头长出的菌,茯茶就是菌茶。 

    耳机里传来王红梅优美的旋律,美美地喝了一气,感觉夏天真好。“神农茶,祭苍天,秦关汉水香茗园。泾水悠悠,孕茯砖,六百春秋红艳展。如此多娇,心海澎湃,归去来兮我夙愿。古今茶,几千般,金珠相聚花璀璨。神韵悠悠,醇厚甘,黑叶红汤润人间。泾渭水美,秦人茶醉,关山伊人共长天……”用心体会这茯茶的阳刚之气与金花之香,果然陈酽透润、沁入心脾,腹内蠕动、通体汗出,经络畅通、神清目爽。

    我想茯茶作为黑茶的一种,是沿习传统工艺的紧压茶,愈是陈茶、老茶口感与功效愈好,茯茶蕴含神奇的金花,有着古丝路上神秘之茶的美誉,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紧压茶与工艺最复杂、最古老、流传最久远的加工茶,更是茶文化、丝路文化和农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一定会走得更远。

(原文有删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