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年都会来中国2至3次,主要是带着波尔多酒庄的酒农来中国寻找新的合作。”波尔多及优级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工会的推广负责人于贝尔·古戴尔(Hubert GROUTEL)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葡萄酒博览会(TopWine China 2018)上接受采访时,对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信心满满。
去年波尔多葡萄酒对华出口额3.97亿欧元(约合4.764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20%,中国继续成为波尔多葡萄酒最大海外市场。
“法国的人均葡萄酒消耗量约为每年60升,而目前中国的人均消耗量仅为1至2升,这意味着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此外,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越来越成熟,消费习惯也在逐渐养成。”于贝尔·古戴尔告诉笔者。
波尔多葡萄酒作为高档和昂贵葡萄酒的代名词,于贝尔·古戴尔在介绍波尔多和优级波尔多的葡萄酒时,却反复提到了“高性价比”。“昂贵的波尔多列级庄葡萄酒其实只是波尔多葡萄酒的一小部分。波尔多的很多酒庄拥有性价比非常高的中档葡萄酒。相较于从前中国消费者两极分化的购买习惯,如今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懂葡萄酒,中档葡萄酒自然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波尔多最有名的莫过于红葡萄酒,但除此之外,我们期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类型的葡萄酒,如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也能够在中国市场有更大的影响力。”于贝尔·古戴尔坦言,“我们从10年前开始,每年都会带着这两种类型的葡萄酒来中国参加专业的酒展等活动,有的进口商会因为口感等方面都不错,进口一些,却又因为中国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不够、推广难度大等原因无法提升进口数量。市场习惯需要慢慢养成,波尔多的红葡萄酒在中国培养市场时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
“现在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上有很多竞争者,但法国以及波尔多仍希望保持领先地位。中国和智利之间有自贸协定,智利葡萄酒出口中国是零关税,价格上占据优势,但法国葡萄酒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于贝尔·古戴尔除了有危机感外,在开拓中国市场过程中也有烦恼。“中国法律、人文、社会环境与法国不同,中国代理商也会更加挑剔,除了会要求获得中国区独家代理权外,还会对葡萄酒名字的翻译、标签等提出更加详细和严格的要求。”
法国红酒资深销售刘烨告诉笔者,“现在法国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看似很多,有法国酒庄直接与代理商合作,有的是法国酒庄直接卖酒给进口商。但中国的进口商大多身兼数职,既是代理商的角色,又是进口商、分销商的角色。”
据悉,葡萄酒生产国有新旧世界之分,旧世界产酒国主要分布在欧洲,拥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并且享誉全球,比如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等。除此之外的产酒国为新世界产酒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南非、秘鲁和阿根廷等。
尽管有新世界葡萄酒的涌入,如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国的葡萄酒商也都在瞄准中国市场,但目前来看法国葡萄酒仍旧是中国市场的“宠儿”。
“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可能更多源于较高性价比以及品质。”刘烨认为,但新世界葡萄酒的冲击也给法国葡萄酒庄的酒农带来重重压力,由于法国是老牌葡萄酒国家,其大多数酒庄在酿造工艺、口味、习惯方面对传统进行全面传承,有的酒庄甚至从路易十六时期延续至今,工人的工资,采摘葡萄、酿造、购买机器成本等投入,会比秘鲁、智利等国高一些,基于上述原因,法国葡萄酒的价格相较其它国家会偏高,但其品质与价格是相适宜的。
面对挑战,法国波尔多酒商为适应中国市场正做出诸多努力,比如,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中国消费者喜欢的375毫升的小瓶红酒;由波尔多及优级波尔多产区2015年发起主办,法国商务投资署协办的 “中国高校大学生侍酒师大赛”,使更多中国人对法国红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摘编自《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