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农村,村干部是干事带头人和组织者,发展农村电商需要他们发挥作用,而不少村干部和农民还不够了解电商,这就需要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此,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孵化县域电商生态,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农村年轻人、能人知晓农村电商的业务,从中发现和培养一支懂农业、懂电商、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电商推广服务队伍。
5月2日,在老家山东临沂莒南县道口镇胡家官庄村创业的薛坤鹏,正在镇里接受第五天的电商培训,这已经是他返乡后参加的第三期供销电商培训。
“以前在外面打工,淡季回老家期间,有一次在村里的供销超市发快递,听说镇上有供销社办的电商培训,就去试试,没想到还成了返乡创业的一员了,足不出村就能创业致富。”以前有过微商经历的薛坤鹏,一边在电商培训班免费学习,一边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在淘宝网开设了DIY玩具店铺,去年两个月销售额近20万元。薛坤鹏说:“没想到回家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很感谢供销社。下一步我正琢磨着花生的线上销售。”
让这位90后受益匪浅的电商培训来自莒南县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莒南县供销合作社于2015年8月全资组建的县域农村电商龙头企业。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总经理崔杰介绍,莒南县供销合作社主动顺应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新常态,以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为主体,从平台运营、物流快递、线下网络三个关键环节入手,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探索如何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三级服务网络
实现农村“一刻钟”服务圈
经过前期实践摸索,“整合线上电商资源,培育一个县域电商龙头”成为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的第一个小目标。崔杰介绍,针对企业规模小、横向联合少、农村物流成本高、产销信息不对称等当前县域农村电商发展瓶颈,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加大资源整合挖潜力度,打造县域农村电商服务综合平台。
今年以来,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按照莒南县供销合作社的统一部署,围绕平台运营、物流快递、线下网络三个关键环节做文章——与莒南县同城快递驿站服务有限公司、山东趣果食代商贸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共建县域农村电商服务的综合型新平台。其中,趣果食代主要从事产品运营、网络销售、电商培训等业务,自运营、代运营网店30多个,年销售额为6000万元以上。同城快递则是整合了当地中通等9家全国快递连锁企业的县域第三方服务公司,年快件收发量在900万件以上。通过三方携手,县域农村电商新平台涵盖网络代购代销、快递收发、金融保险、平台运营、品牌推广、创业培训、农产品上行等综合服务。
打造镇级电商服务站,则是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的重要一环和核心桥梁。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整合现有资源,配套网络代购代销、快递收发、创业培育、电商培训、商品展示等多项服务功能,并借助趣果食代为镇域内有意愿发展电商的农村青年提供电商实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产业孵化等服务。“这也是为我们基层社提供新增长点的好机会。”道口供销合作社主任乔东艳告诉记者,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成立后,道口镇党委、政府为打造镇级电商服务站提供了服务场地,设有商品展示区、快递收发区、创业孵化区、电商培育区、物流配送区等多个功能分区。
在村一级,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以供销合作社原有的实体连锁网络为基础,将快递物流和电商服务进行功能嫁接,将日用品及农资销售、快递收发、网络代购、水电费代缴、车票预订等多项功能落地。“原来村里发快递太不容易了,要到镇上或者县里去寄,现在每个村都可以,非常方便。”薛坤鹏说。目前,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在12个镇街设立了镇级电商服务站,在118个村居设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点。比如在已开展业务的道口镇和岭泉镇,由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安排专人承接从镇级服务站到村级服务点的专业配送,仅快递收发一项,业务量每天达150—200件。
形象统一、服务规范、运营高效的新型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已然在莒南县初步呈现,县域农村电商生态、村级电商“一刻钟”服务圈正越来越清晰。
人才队伍建设
助力“莒南产”走向全国
“在此基础上,我们多方面谋求合作共赢。在县电商产业园设立了产品展示、宣传营销、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供销电商展馆,设立山东供销e家莒南分站、淘宝网“特色中国·莒南馆”,为更多的农户拓展农产品销路。同时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农村年轻人知晓农村电商的业务,从中发现和培养一支懂农业、懂电商、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电商推广服务队伍。”崔杰介绍。
于是,依托趣果食代对接淘宝大学等教育培训机构,通过电商知识普及、创业培训和孵化等措施,莒南县供销电商公司不断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培训力度。薛坤鹏评价道:“感谢供销社给我们提供了资源和帮助,还联系工商局给我们讲授正规的注册流程,教我们如何规范发展。我现在已经快从个体户发展到注册公司了。”截至目前,莒南先后开展电商培训4期,培训300人次。其中,127个创客已成功开设网店,平均每个店年销售额达5万元—10万元。
队伍逐步建起来了,包括农产品上行在内的县域电商生态开始有声有色。莒南县板泉为农服务中心也品尝了电商的甜头。“前期通过与县供销电商公司对接,我们优选了燕薯25号、紫罗兰、济薯21号等优质红薯,作为网上销售的主打品种,按照县供销电商公司的要求进行订单生产、统一分拣,通过他们全方位的包装和策划,从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2月初,3个月实现线上销售各类红薯1200吨。”板泉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开强对线上赞不绝口,“通过电商销售,第一个是价格优势,平均每吨比线下销售多卖一百块钱以上。第二个就是拓展了销路,对接了江西、河北、河南等多个省。”
“党建带社建 村社共建”起源于莒南,并成为临沂市供销合作系统打造的综合改革特色品牌之一。莒南县社计划继续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将这一亮点与电商工作紧密结合,依托县域电商平台成立基层党组织,探索成立网上党支部,以此凝聚更多的年轻党员,参与到农村电商服务中来,着力打造一支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农村电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我们立足莒南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联合村‘两委’,积极对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模式,发展培育一批兴农富农产业,签订产销协议,通过标准管理及规范生产,由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溯源平台溯源监控。”崔杰自信地说,随着县域农村电商生态的逐步构建,农产品上行会越来越好,更多“莒南产”将借助这个生态圈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