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合作社改革新成效受社会广泛关注


    五年来,供销合作社全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推进综合改革,供销合作事业取得新的成效。

    五年来的综合改革为供销合作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在全社会引起了更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供销合作社在深化改革中找准了定位,擦亮了供销合作社这块金字招牌,干部职工找回了自信,增强了信心,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距离更近了,关系更亲了,农民群众说“供销社又回来了”。

    理事会报告已经为新一年提出要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供销合作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2017年,销售总额5.4万亿元, 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15.7%;实现利润441.5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资产总额1.5万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8.9%。

    综合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总社召开26次改革领导小组会议、5次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

    开展3次覆盖全国范围的督导检查;

    全国所有省(区、市)和93%的地市、73%的县出台了贯彻中发1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

    土地托管推广到全国29个省份;

    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4亿亩;

    基层长期薄弱的局面得到扭转

    基层社:恢复重建1万多家,总数超过3万家,乡镇覆盖率达到95%;

    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发展10.9万家,总数达到18.6万家,入社社员1582万户;

    农村综合服务社:新发展12.1万家,总数达到40万家,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4%。

    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近两年,持续深入实施“新网工程”,五年累计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6亿元;

    全系统连锁、配送网点发展到98.5万个,比五年前增加7.2万个;

    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年均增长79.4%。

    “供销e家”与28个省级电商平台实现了产权对接。

    脱贫攻坚工作富有成效

    五年来,总社累计向国家级贫困县安排各类项目资金16亿元;

    选派15名干部到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县开展扶贫工作;

    中国供销集团在潜山、寻乌、安远3个县开展项目投资近10亿元。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

    总社认真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制定完善了26项相关制度。

《人民日报》1月17日10版

    农民专业合作社5年新增近11万家

    本报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目前全国基层供销社总数超过3万家,乡镇覆盖率从2012年的56%提高到目前的95%;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万家,总数达到18.6万家,入社社员1582万户。

    目前,河北、浙江、山东、广东4省圆满完成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在土地托管、“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上下贯通等11个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供销合作社正在成为整合涉农资源、凝聚为农服务合力的重要载体,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日益显现。

    此外,推动供销合作社立法,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必要配套措施。会议透露,《供销合作社条例》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已经具备出台的基础和条件。

    (齐志明)

《光明日报》1月17日 10版

    乡村振兴 供销社能为农民做点啥

    □  李  慧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供销合作社全系统销售额达5.4万亿元,资产总额达1.5万亿元,基层供销社乡镇覆盖率从2012年的56%提高到目前的95%。

    数据映射着变迁,变迁折射着历史。

    随着商业化大潮的来临,供销社这个具有历史感的名字,曾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在改革创新中,供销社与农民的距离更近了,关系更亲了,农民群众说“供销社又回来了”。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供销社应如何转变思路、创新理念,做大做强为农服务产业链?如何紧贴“三农”走活发展的一盘棋?老供销对此展开了新探索。

    完善服务体系: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这几年,在广大农村,一种“土地托管”服务让种粮农民收获了便利和实惠。

    “俺把大田托管给供销社后,耕地、播种、管理、收获等环节都不用自己干了。”河南汝南县板店乡魏岭村村民魏毛旦告诉记者,他把家里的20多亩大田全部交给“永红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后,不但能够安心在外打工,地里的收入也比自己种植增加了两万多元。

    通过“大田托管”模式,基层供销社提供全方位的“保姆”服务,不管是田间技术指导,还是防虫技术指标,都有专门的“庄稼医生”上门服务,村民在种田过程中实现了无忧种植。

    “我们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供销合作社已经从以流通服务为主,拓展到为农服务各领域、农民生产生活各方面,这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介绍,目前“土地托管”服务已推广到全国29个省份,托管对象从大田托管发展到草场托管、林果托管、高原农业托管,服务内容从农资供应延伸到耕、种、管、收、售各环节,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4亿亩,探索了“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下,以服务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王侠介绍,2018年供销社将加大土地托管服务推广力度,探索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生产特点的多种社会化服务形式,提升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利益联结:

    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宛若一梦到江南,世外桃源话农桑。”每年五六月份“桑葚采摘节”,在河北省灵寿县“幸福小镇”,游人可趁着晨间的清风,在果园尽享采摘乐趣;午间则可避开骄阳,悠闲地在亭中品尝一杯桑葚果汁;晚间可以漫步湖边,或垂钓,或享受农家宴。

    由灵寿县青同镇供销合作社领办的青同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打造的这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曾经靠天吃饭的半荒地摇身一变成为林荫环抱的生态园林。

    这是供销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的途径之一。五年来,着眼于农业的高效增长,供销合作社系统以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创办了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土地集中起来,把生产要素整合起来,促进农业生产从“单打独斗”到“规模经营”,与农民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王侠介绍,五年来,全国供销社系统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万家,总数达到18.6万家,入社社员1582万户,进一步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新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2.1万家,总数达到40万家,基本形成了形式多元、覆盖广泛的基层服务组织体系。

    在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相融交织中,供销合作社完成着自身的改革与成长。“未来还要加快推进基层社改造,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农民参加基层社,规范利益分配关系,加快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让农民更多受益。”王侠说。

    王侠表示,为完善为农服务体系,2018年供销合作社将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构建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和县域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村物流配送点,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1月15日电

供销总社:

    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4亿亩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王侠15日介绍,供销合作社已经从以流通服务为主,拓展到为农服务各领域、农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其中,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4亿亩。

    在当天举行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她表示,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土地托管服务已推广到全国29个省份,托管对象从大田托管发展到草场托管、林果托管、高原农业托管,服务内容从农资供应延伸到耕、种、管、收、售各环节,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4亿亩,探索了“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下、以服务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她说今年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加大土地托管服务推广力度,探索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生产特点的多种社会化服务形式,提升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注重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主体的带动作用,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同时,加快拓展农民生活服务领域,建设一批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城乡社区服务中心,2018年全系统要新发展综合服务社1万家,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快递物流、便捷缴费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开展养老托幼、文体娱乐等多样化服务。

    供销合作社系统还要推动农资企业扩大高效、环保、新型农资产品供给,加快农资物联网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从源头上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高 敬)

    全国95%的乡镇又有了供销社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主阵地在乡村。5年来,我国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1万多家,总数超过3万家,乡镇覆盖率从2012年的56%提高到目前的95%。

    记者从15日举行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了解到,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大基层社改造建设扶持力度。5年来,全国恢复重建基层社1万多家,各地还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等,基本形成了形式多元、覆盖广泛的基层服务组织体系,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王侠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销售总额由2012年的2.5万亿元增长到5.4万亿元,年均增长15.7%。

    她表示,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在基层社恢复重建的基础上,着力完善经营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多种方式充实基层社服务功能,把基层社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初加工等,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壮大基层社;同时把基层社建设与供销社业务发展结合起来,依托基层社建设农资经营网点、电商服务站、庄稼医院等,在拓展经营服务阵地中做强基层社。

    在农村流通领域,供销合作社一直是主力军。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有助于解决制约农村流通发展的瓶颈问题。王侠表示,供销合作社系统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专业合作社开展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建立健全联结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除发展全国平台外,要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电商,重点发展满足本地居民消费需求的电商业务,努力打造供销电商“本地生活品牌”。同时,加强县域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建设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村物流配送点,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高 敬)

《经济日报》1月16日3版

    供销合作社服务内容延伸至耕、种、管、收、售各环节

    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逾1.4亿亩

    本报讯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5日在北京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全方位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已经从以流通服务为主,拓展到为农服务各领域、农民生产生活各方面。

    据介绍,5年来,供销社土地托管服务从无到有,托管对象从大田托管发展到草场托管、林果托管、高原农业托管,服务内容从农资供应延伸到耕、种、管、收、售各环节,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4亿亩,探索出了一条“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下,以服务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针对供销合作社之前的基层网点存在盲区、经营萎缩、功能弱化等问题,各地采取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引进农村能人领办等方式,5年来,恢复重建基层社1万多家,总数超过3万家,乡镇覆盖率从2012年的56%提高到目前的95%;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万家,总数达到18.6万家,入社社员1582万户,进一步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新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2.1万家,总数达到40万家,行政村覆盖率从2012年的40%提高到目前的74%,基本形成了形式多元、覆盖广泛的基层服务组织体系,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便利服务。目前,县及县以下的销售和利润占全系统的比重分别提升至74%和64%,基层社长期薄弱的局面得到扭转。

    据介绍,供销合作社紧随“互联网+”发展趋势,持续深入实施“新网工程”,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职能,社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等网络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系统连锁、配送网点发展到98.5万个,比5年前增加7.2万个。近两年,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年均增长79.4%,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引领供销合作社流通方式变革、拉动系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18年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王侠表示,做好今年工作,要把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把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贯穿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围绕新时代“三农”服务需求,提升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加大土地托管服务推广力度,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拓展农民生活服务领域,2018年全系统要新发展综合服务社1万家。积极参与绿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资企业扩大高效、环保、新型农资产品供给,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地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服务。   

(刘  慧)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中国供销合作社销售额年均增长15.7%

    中新网电   记者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7年销售总额5.4万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15.7%;实现利润441.5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资产总额1.5万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8.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王侠在当日于此间召开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说,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现代物流、农村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农资、棉花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主营业务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特别是农产品经营业务发展迅速,对全系统利润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五年来,恢复重建基层社1万多家,总数超过3万家,乡镇覆盖率从2012年的56%提高到目前的95%;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万家,总数达到18.6万家,入社社员1582万户;新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2.1万家,总数达到40万家,行政村覆盖率从2012年的40%提高到目前的74%,基本形成了形式多元、覆盖广泛的基层服务组织体系,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便利服务。目前,县及县以下的销售和利润占全系统的比重分别提升到74%和64%,改变了供销合作社多年以来越往上越强、越往下越弱的局面。

    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等网络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连锁、配送网点发展到98.5万个,比五年前增加7.2万个;成立“供销e家”全国电商平台,大力推进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近两年,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年均增长79.4%,电子商务已成为引领供销合作社流通方式变革、拉动系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供销e家”与28个省级电商平台实现了产权对接,加快构建以县域为基础、全国互联互通的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据了解,2018年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新发展综合服务社1万家,统筹整合城乡供销社资源,发展城市商贸中心和经营服务综合体,提升供销社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刘长忠)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