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省南通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葛志华
抓住难得机遇 在为农服务中实现新作为


江苏省南通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葛志华

    自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特别是中发〔2015〕11号文件印发以来,江苏省南通市供销合作社抢抓难得机遇,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汇报,及时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以综合改革为契机、以联合合作为手段、以创新创优为动力,在为农服务中实现新作为,走出了一条兴农强社的路子,销售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了108%、110%、137%。2017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千亿元市级社,全市有5个县级社被评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百强县级社”。

    抓改革   

    增强服务“三农”综合能力

    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和综合改革目标任务,抓住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增强社有企业活力等关键环节,全力打造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

    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完成113家基层社分类改造,实现基层社乡镇全覆盖,夯实了为农服务的组织基础。启东市南阳镇基层社在上一轮改制中资产卖光、人员走光,只留下一个空壳子。市社依托社有企业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服务设施,改造了农贸市场,创办了农资经营部,全面恢复了服务功能,暗淡了十多年的金字招牌又闪光了。海门市三厂镇基层社发展经营实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17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目前,全市已有15个基层社被评为全国总社“标杆社”。

    根据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重新修订了市社的“三定”方案,健全了“三会”制度,构建起联合社、社有企业、农合联新架构,厘清了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经济发展职能;市社组建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投资平台,理顺了社企关系,初步构建起双线运行机制;发挥政府调控市场的助手作用,成为“三农”工作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市社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机关”。

    围绕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农资类企业由“卖农资”向“卖服务”转变,商品流通类企业由“单一的流通服务”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市社出资组建现代农业服务公司,发展连锁网点350个,托管大田面积达8万亩,建设专业化防治稻田面积达11万亩,成为跨区域的新型农业服务实体。通过开辟新领域、拓展新业务,社有企业的经营实力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成为南通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

    抓联合  

    加快上下贯通步伐

    近年来,市社通过业务、项目、组织三个层面的联合合作,加快上下贯通步伐,系统优势和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中发〔2015〕11号文件改革举措的能量也不断被释放出来。

    在业务合作方面,联合上海市供销合作社、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台湾省农会、全国总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水果节、网购节等活动,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五年来,仅销往上海的农产品金额已累计达30余亿元。既致富了本地农民,又服务了上海市民。

    在项目合作方面,依托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投资平台,以产权、资本、品牌、业务为纽带,开展跨区域、跨层级联合合作,上下贯通成效初显。先后联合中国供销集团在南通创办了供销产业园、中农物流等6家企业,联合南通汽运集团创办了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联合区县供销合作社创办了农批市场、小贷公司。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年交易额突破150亿元,跻身全国农产品市场50强。

    在组织联合方面,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优势,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11家,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943家;吸引农村能人参与改造基层社,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吸纳农民入社,推进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密切了与农民的组织利益联结,实现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大联合。

    抓创新    

    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按照中发〔2015〕11号文件“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的要求,市社充分利用94家社有企业、4292个经营服务网点、1407家庄稼医院的优势,将过去的流通服务延伸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领办了22家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8万户,年利用各类秸秆30余万吨。这样既实现了变废为宝,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服务了美丽乡村建设。据测算,把秸秆编织成草绳,每亩可为农民增加收入300元。

    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直营店建设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市社成立惠众市场服务公司,托管经营政府公益性农贸市场,目前培育各类农产品市场19家,提供经营摊位11000个,年交易额达330亿元,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对接全国总社的“供销e家”电商平台,组建南通电商营运中心,开设地方特色馆,组织28家企业开展电商服务与微商销售,实现了从“三尺柜台”到“电商平台”的历史性跨越。

    积极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和“三产”融合。通过参股南通农村商业银行、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向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金额达18亿元。依托社有龙头企业牵头实施“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如皋中萃米业公司领办8个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水稻8万亩,建设了低温保鲜粮库、烘干塔,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供销合作社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将坚守为农初心,发挥敢为人先的“江苏精神”,通过继续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搭建强农惠农平台,深度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促进乡村振兴中担当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