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1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代销店里农情暖

李正业

    贾辿村是山西省泽州县供销合作社扶贫点。卧于太行山中,依山而建。走近贾辿,由西向东一条大河,南北有桥相连,通往村寨仅此一条道。青山石板水路贯通全村,颇有“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之意境。

    代销店分布在广褒农村中最小的自然村,是供销合作社的最基层单位。在上世纪50年代十分活跃,而今,大多已人去屋空,或改弦易辙成了另外的形式。代销员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时代的实践者。过去在农村,经常可看到通过简单培训的代销员肩挑货物顶风冒雪、爬山过河的身影。代销员的身份是农民,生活工作在农村。他们不属于供销合作社正式人员,业务上受上级基层社指导,边劳动、边经营,亦农亦商;他们住在代销店,不分时间、地点、天气,随叫随到;他们肩挑商品走家串户,老百姓可以用粮食、鸡蛋等从他们那里换取生活用品。

    贾辿村的供销合作社代销店因为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得以在岁月的更迭中屹立至今。它及它的经营者常风振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在这山沟沟里践行着供销合作社的“扁担精神”“背篓精神”。

    进入贾辿代销店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货架上排列有序的商品,用木板卷的各种花样的布匹尤为引人注目。墙上挂着常风振老人70年代受县里表扬的奖状,还有如今不用的方方正正的盐池上架着的杆秤……一米见方的两节玻璃柜台里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有针线、顶针、发卡、小手绢;杂货柜上摆放着牙膏、水壶、小锅、脸盆等日用生活品,文具柜上圆柱形的笔筒里铅笔、圆珠笔、橡皮、粉笔、墨水、小铁文具盒规矩摆放,副食品柜里太谷饼、红白糖、饼干、糖块、瓜子、各种酒类应有尽有,生产资料柜里农药、化肥一应俱全。此外,挂钩子、酱油、醋桶,还有连接瓶子的大、中、小打油嘴,一斤、半斤、二两、一两打油打醋所用的不锈钢油提样样齐全。“柴米油盐酱醋茶,吃穿用住锅碗盆”在这里都能够买到,非常方便。

    常风振老人年近八十,上世纪60年代初从事代销员工作至今。他二十岁左右来到贾辿代销店,打扫卫生、开门营业,整理商品、背商品名, “一秤准”“一抓灵” “一退六二五”,练就了他过硬的基本功;挑货、扛盐、扛化肥、搬油桶等体力活,练就了他健壮的体魄;背柜台、调煤个撮火、担水做饭,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淳朴与执着、踏实与坚强、坚韧与倔强、责任与担当,正是供销合作社人的真实写照。

    与老人闲谈中,一老妇进店扯红布。老人麻利地从布匹架上拿下红布,打开布匹、撩起布头,熟练地拿起木尺子,量布、剪口、扯布、打算盘、报账收钱,一气呵成。看着那个流程,感觉是一种享受。

    不一会儿,一村民来打醋。老人弯下身子掀起醋罐盖,将醋提子拿起探进桶内,舀起一提倒入醋嘴内,流入瓶中,一连串的动作在交谈中完成。娴熟的身体语言已经化为肌肉记忆,简直就像一位高超的舞者。

    不老代销店,未了供销情。如今的贾辿代销店仍然是农民聚集地。做了一辈子代销员的常风振老人,无怨无悔地守着贾辿代销店,温暖着农民的心,也向人们述说着供销合作社那段遥远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