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7年度棉花市场预警报告显示:
国际棉花资源供大于求 国内产需缺口收窄

本报记者 王蕾

    根据近日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发布的2017/2018年度市场预警报告显示,2017年度,北半球棉花进入收获季,产量大幅增加,全球棉花扭转了连续两年的产不足需局面,除了中国,国际市场棉花资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外松内紧是2017年度棉花市场供求形势最为显著的特征,由此引发国内外棉花价差快速扩大,棉花、棉纱市场面临着多重复杂局面,中国棉纺织企业竞争优势面临挑战。

    2017年度国内外棉花产需格局

    国内外棉花市场供求格局反差较大,国际棉花市场供求水平极为宽松。根据美国农业部10月发布的数据,2017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632万吨,比上年增加了310万吨,增幅超过13%;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569万吨,比上年扩大了94万吨,扩大幅度为3.8%;全球产量高于消费量63万吨,改变了此前连续两个年度产不足需的紧张局面。除了中国,国际市场的棉花产量大于消费量367万吨,库存消费比上升到66.54%,为2000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棉花供给极为充沛。中国棉花市场供求走向偏紧。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发布的数据,2017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为584万吨,同比增加72.3万吨,增幅14%,消费量为787万吨,产需缺口203万吨,比上年度略有收窄。随着中国储备棉的大规模轮出,国内棉花供求快速走向偏紧态势。2017年度,中国期末库存消费比预计为86%,比上年度下降16个百分点。

    国内外棉价差面临显著扩大的压力。储备棉规模性出库两年来,2015年度、2016年度内外棉平均价差分别为890元/吨和1355元/吨,中国棉纺织企业经营情况大为好转。目前,鉴于外松内紧的显著市场差异,本年度国内外棉价差已突破国内棉纺织企业的承受极限——1500元/吨。国内外棉价差连续两个月超过2310元/吨,并呈现逐步扩大态势。2017年9月、10月,中国棉花现货市场价格高于国际棉价分别为2319元/吨、2381元/吨。眼下,国内棉纺织企业竞争优势面临着大幅被侵蚀的风险。

    中国棉纱价格连续两个月高于国际主流纱价。自储备棉规模性出库两年来,中国棉纱价格整体优势明显。从年度均值看,2015年度,代表中国棉纱市场价格的32s纯棉普梳纱价格低于国际同类产品101元/吨;2016年度,其低于国际棉纱价格193元/吨。2017年度以来,中国棉纱价格优势出现逆转,9月国内棉纱价格高于国际棉纱价格108元/吨;10月国内棉纱价格甚至高出国际棉纱价格898元/吨。

    外棉、外纱进口大幅增加。据海关统计,2017年9月,我国进口棉花9.27万吨,环比增长0.88万吨,增幅10.46%;同比增长3.2万吨,增幅53.5%,为2017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我国进口棉纱约16.74万吨,同比增长8.73%,环比增长5.44%,打破了2017年3月以来外纱进口连续6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我国纺织经济形势向好

    国内外需求的回暖为纺织行业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2017年1月—9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2%,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国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2%,较去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985.19亿美元,同比增长0.94%,而去年同期比则为负增长。投资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9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21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2.7个百分点。

    随着储备棉轮出,我国棉纺织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也逐渐增强。储备棉规模性出库两年来,内外棉价差保持在1500元/吨以内,中国棉纺织企业开机率普遍提高,经营情况大为好转。中国棉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逐渐显现,成功阻止了国外棉纱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自2015年度储备棉轮出以来,扭转了连续4年中国棉纱进口同比增长的不利局面。2015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纱203.7万吨,同比下降12.4%;2016年度,进口棉纱193.96万吨,同比下降4.68%。

    后期棉籽价格有望小幅上涨

    三大油脂市场的供求局面支撑了棉籽价格。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17年度,全球大豆减产,豆油、豆粕库存消费比分别下降0.3%、0.5%。全球油菜籽期末库存趋紧,菜籽油库存消费比下降2.2%。从世界三大油脂的供求情况来看,2017年度豆油的供求小幅收紧,菜油供求将进一步收紧。唯一对世界油脂价格产生压力的是棕榈油的产量大增,但棕榈油消费预期提升空间不大,10月份后东南亚棕榈油进入减产季,这也意味着后期棕榈油对油脂价格压力不会太大。这些都对后期棉油、棉籽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2017年度棉花市场风险预警

    2017年度,全球棉花产大于需,中国产需缺口有所收窄。籽棉规模上市后,棉花产业政策是年度后期棉价走势的关键。年度后期市场基本面格局相对清晰之后,国内外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环境对棉花产业的影响或将有所凸显。

    在外松内紧的背景下,中国棉花成本提高,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运作空间收窄。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截至10月27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74%,其中,新疆为76.3%;全国交售率为78.1%,其中,新疆交售87.4%。据统计,中国棉花收购价格指数为15003元/吨,比上一年提高729元/吨,涨幅5.1%。

    我国棉纺企业需警惕棉花市场行情弹性面临收敛的压力。2017年度,经济大环境给予国内棉花市场行情的弹性与2016年度基本相似,考虑到边际递减效应,纺织品市场竞争有所加剧,鉴于环保整治等政策实施的力度,下游支撑相对弱化,行情弹性或将略为偏紧。

    综合来看,外围经济、金融环境折射到棉花市场方面的力量是向下的压力,外松内紧的形势对中国棉花市场再度形成极大的压力。就目前情况看,行情难以乐观,企业的经营风险值得警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