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跟随贵电商 发现不一样的贵州

本报记者 李彩琴

反排村生火的老人。
贵电商团队在对旅游景点航拍前进行机器调式。
下纳灰八音坐唱。

    “寻遍贵州”的脚步

    “寻遍贵州”是贵阳贵电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的“互联网+电商+旅游”的多平台服务品牌。在贵州“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目标引领下,公司原创“互联网+电商+旅游”的内容平台,也是贵州省首个“旅游原创精品内容+电商”平台。平台意在发现和发掘贵州不为人知的一面。在优质内容聚粉的同时,可以延伸出众多盈利产品线,形成粉丝转化,如:高端深度定制游、普通大众旅游规划服务、县域旅游营销推介服务、广告服务、民宿合作等。建立了自媒体平台矩阵,进行全面品牌的形象塑造和建立,通过图文和视频的方式进行粉丝打造,输出旅行游记、旅行攻略,以及与社会各界进行文化活动,达到宣传效果。

    目前,“寻遍贵州”经过下乡探寻,制定多条旅游路线,经内测、公测后,成型的旅行线路已有下纳灰和加榜梯田、老贵阳之旅、都匀影视城等线路,已成团超过100次,以外地游客为主,游客满意度很高。

    农特产品方面,在探寻过程中发掘美食,经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口碑产品有织金土豆片、贞丰土鸡蛋、湄潭茶叶。

    文化方面,与贵州省非遗文化中心、贵州综合广播、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贵州正元教育等开展合作,旨在传播贵州特色民族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为贵州省非遗文化中心开发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以中英双语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播。


    下纳灰,因为热门电视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曾去录制而被很多人熟知,但是节目组离开后,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里有着你关于宁静的所有想象:稻田、阳光、星空、风的吟唱和有着灿烂笑容的老人。

    纳灰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分为上纳灰、中纳灰、下纳灰。在这里,村民在美景中悠闲地生活,四季更迭也放慢了脚步。这里也是贵阳贵电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广“电商+旅游”的一个切入点。他们的口号——“去你不知道的地方,发现不一样的贵州”。

    今年8月31日下午,贵电商公司主办的“贵州‘电商+旅游’发展主题大会暨寻遍贵州品牌发布会”在贵阳举办,现场硕大的显示屏展示了贵州很多不为人熟知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万政文老先生带领反排村村民现场表演反排木鼓舞、跳桥舞将发布会带入高潮。

    发布会上,项目创始人及负责人黄敬阐述了“寻遍贵州”成立至今188天里,行程32000多公里、走遍9个市(州)33个县所探索到的不为人知的美食、自然生态、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那些感人的人文故事。

    用脚步丈量美景

    甘作贵州旅游的推广人 

    “我们是贵州的探索者,更是贵州的推广人。”黄敬说。在他看来,贵州除了人人熟知的黄果树瀑布、百里杜鹃、织金洞、万峰林、千户苗寨,还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寻遍贵州”就是以“电商驱动文化旅游发展”为主题,通过“电商+农产品、电商+旅游、电商+文化发展”模式,自求最大程度传承和推广贵州文化,打造贵州文旅品牌,让外界更了解贵州。

    贵阳贵电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以贵阳供销集团为主体、整合多方资源成立的市级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是贵阳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主体。据贵电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小峰介绍,近两年,公司立足农村,健全涉农电商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三农”电商应用水平,打通“黔货出山、网货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助力精准扶贫,让农民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和幸福感。而“寻遍贵州”则是公司独立发起和创立的“电商+旅游”发展项目,是贵州首个以原创视频内容平台为载体的文化旅游服务品牌,探寻贵州人文风情、民俗、手工艺等贵州符号,驱动贵州电商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全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和产业扶贫。

    黄敬向记者描述了自项目启动以来,他们走过的地方以及那些让他难忘的美景、美食、文化和很多有故事的人。在黔东南州榕江县月亮山区孔明山脚的加宜村,有长达22公里的最美梯田,从观景台看去,农家与梯田很近,傍晚炊烟四起,夜里银河浩瀚;布依手抓饭足足配了30多种菜,比如排骨、腊肉、木耳、芹菜、薯条等等,用锡纸包的鸡蛋里面是肉丸子,中间是七色饭;台江县反排村的非遗木鼓舞,鼓声震天,刚劲有力,表现了苗族祖先从外地迁徙到贵州后插秧、踩虫等动作;在安龙县打凼村,除了妇孺都会武术,还有93岁的远征军英雄讲述过去的故事。

    黄敬表示,“寻遍贵州”自今年年初启动后,作为贵州第一个“电商+旅游”项目,以丰富的影音、图文内容为传播手段,使“寻遍贵州”成为传播贵州文化、风物的重要窗口。他感慨道:“贵州贫穷,但是贵州人热情,风景独特,而且很多地方待开发。由于土地不够肥沃等多方面原因,农产品相对较少,所以只能依靠文化、历史等吸引游客。”为此,他们特意与贵州省的各类文化机构进行合作,包括省级非遗保护中心,由他们指路、带队,并给予文化方面的全面支持,探索新的内容和旅行目的地,在此过程中还与相关专家学者合作,资源共享。

    黄敬说,传统旅游公司都是去大景区,我们却要做那些特别好、还未被开发的地方,“因为我们有探索和发现的能力”。而且,以往的旅游团都是层层转包,到旅游点由当地地接团来带团,“我们是通过互联网从源头开始就直接面对消费者”。

    他向记者介绍了目前的四种产品:敲门砖,专门针对2人—8人小团;深度定制,给自驾游、团体、行业推荐旅游线路;主题游,如摄影、亲子等主题;自助游,发放电子版的“路书”产品,给懒得动手做攻略的游客。他说,“路书”是为旅行制作的详细计划,包括行程安排、交通信息、住宿信息、景点和餐厅推荐、娱乐项目预订、费用支出信息以及急救信息等,由“寻遍贵州”专业定制旅行师精心制作。他笑言:“我不怕‘路书’产品被顾客再免费分享给其他人,这不也是对我们贵州旅游的一种传播和推广方式吗?”

    据记者了解,现在已有多个深度旅行类产品设计完成,并进行了内测和公测。公测效果很好,报名的人员非常多,很多人因为没被选上而感到可惜。“路书”类产品,在国庆期间传播广泛,里面介绍的景点受到游客的欢迎。从江县加榜乡下尧村的客流量增多,很多就是因为“路书”慕名前来的。

    花心思推介美味

    让优质农产品飞出大山

    除了“电商+旅游”,“电商+农产品”也是“寻遍贵州”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贵州寻访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合适网销的美食,也会收录到贵电商的平台上售卖。织金县将军街的土豆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炸出来的土豆片,配上当地的辣椒酱,让人垂涎欲滴。到贵电商平台上售卖后,一天能卖1000斤。黄敬说:“对老板来说,他们的土豆片一下子从小县城走到了全国,而且一直卖得很好。目前正准备扩建厂房,原来就是10平方米的作坊,现在打算建200平方米的厂房。”

    “还有贵州的茶以醇香、无污染而出名,但是很多贵州茶都被江浙商家买去加工,非常可惜。”黄敬说,“于是我们成立了茶叶实验室,生产的茶名叫绿滚滚。通过制作工艺的创新,用珠状代替茶叶原有的形态,使其更方便运输,更长时间保留内部营养成分。”

    从上海辞去高薪,卖掉房子,回到家乡发展,加入到贵电商的团队,在黄敬看来,正是契合了自己“想多为贵州做点事,为贵州人民增收致富多做点事”的初衷。而“寻遍贵州”网站上的几句话,既是对项目的介绍,也是他们的希望——

    寻贵美食:寻觅感观世界的多彩,舌尖的律动,味觉的风情滋味;

    寻贵人文:寻觉不染尘埃的最美人民,和那些触碰心弦的民族文化,感知民族的朴实和大山的奥秘;

    寻贵好物:追逐原生态世界里的惊艳好物;

    寻贵旅游:世间最美为不染,探索人迹罕至的贵州景观宝藏,让世界更了解贵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