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规代舟楫 护航载君行
向渔翁借智慧渡“合规建设提升年”
山西长子农商银行 任哲峰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渔翁》这首诗中写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很多人羡慕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在这个老翁的世界里,或许只与山间麋鹿为友,以水中游鱼为伴,风烟俱净,天光明澈,无拘无束,悠然其中。日出独撑一只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日落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从流飘荡,渔歌唱晚,看着江水自天际来,又消匿于天际。

    笔落至此,羡慕之余,不禁又想到自己是一名金融工作者,虽然不像渔翁一样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破竹生火,但也和众多银行人一样,在合规建设中耕耘,在风险管控中收获。有人说,银行的规章制度太多,处处都是不能碰的红线,怎么能和渔翁相比呢?诚然,那种田园般的生活离我们很遥远,但在我看来,我们需要的不是渔翁般的生活,而是渔翁式的智慧——虽以孤峭冷峻之姿面对一江碧水,却也乐在水波之间。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三去一降一补”的一系列措施正有序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也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戮力前行。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管控压力,势必产生更多的合规提升空间。2017年是银行业的“合规建设提升年”,对此,监管机构也牢固树立“坚守风险底线、回归监管主责、服务实体经济”的更高目标,“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专项治理方案环环相扣、拳拳出击、井井有条,为银行业机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其实,大到机构,小到个人,可能都渴望被呵护。但我认为,如果说被保护是一种风雪中翘首期盼的碳火,那么,自身拥有“渔翁式智慧”才是真正的胸有成竹。我们不仅要有“低头拉车”的坚韧劲,更要有“抬头望路”的大局观,晴天也好,阴天也罢,在风雨中明辨是非、分清光暗崎岖,才能更好地前行。

    银行业的诱惑何其多?有些员工“想办法”“乱投医”,甚至铤而走险,出现各种各样的违规现象,心态从临时抱佛脚,到随波逐流,再到酿成恶果。所以,我们要有渔翁式的智慧,在顺风之时,不贪不嗔、取之有道;在逆境时,勇敢卓绝、安定达观。这样,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遇到荆棘坎坷,或收入降低,或工作繁重,就能拿得起、放得下,像渔翁一样,有“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智慧。

    当然,纵使遇到白雾横江,我们也要用持久达观的态度应对哪怕是短暂性的困难。待寒夜过后,阳光终会驱散晨雾,那时,水光接天,只听见桨声复起,荡起一江幽绿。其实,在工作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用严格的规章制度保护自己,从而不受风浪的侵蚀,不惧风险的残害。而周而复始的合规,看似简单漫长,甚至冗余繁杂,实则让我们受益无穷,因为这是每一笔业务背后的安定保障。做自己心灵上的渔翁,新的一天看到日落长河,潮平岸阔,纵使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也坚持了自我,守住了初心。

    在柳宗元的诗中,这位专业的捕鱼翁虽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但他也在天地间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四季交替,老翁取舍有道,他熟稔地拿着手中的长橹,在江心驻足良久,他深知,湖光掠影虽美,却不如千丈见底的清透。同样,短暂性的违规操作,带来的利益看似光彩艳丽,其实是金玉其外,因为违规之后,内心深处总难免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惶恐,这种心理违规者再体会最深,只是对规矩的理解并不到位。《淮南子》中说:“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时至今日,如果公孙丑问我们“敢问夫子恶乎长”?我们是否也能像孟子一样,义正言辞地说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呢?今天,若我们用盲目的信任代替规章制度和监督,势必造成惨痛的代价。

    《渔翁》一诗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尤其令我感慨颇多。在金融市场千帆竞发的时代,瞬息万变的局面就像渔翁头上的云朵,云影投在岩壁上,千影万象,似相争逐,却不留形迹,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投影?面对诱惑,或困惑,或彷徨,但我们理应有渔翁般与环境对持的张力,即便穷途跋涉,也不触岸。 

    合规不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荣誉的归宿。我们不能因为国家处于在经济转型期就放松警惕、乱钻空子,而应该意识到,在不断取得市场空间的同时,不断提高现代经营理念,切实强化案件防控的重要性、紧迫性。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许都一直进行着一场战争:一方是贪婪、放纵和不忠,另一方是勤勉、责任和忠贞,谁会获胜呢?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在合规与违规之间,我们的内心终将做出选择。

    渔翁去往何处?舟立江中,驻足良久,青山仍在,夕阳又红。或许,他也曾嗟叹过、迷茫过。歧路漫漫,而今安在?显然,他阅历无数,已然领悟出真谛,他看到和风习习,云卷云舒,连山水也绿得坦然。恪守着自然法则,他像往常一般,顺着舒展的河道,顺流而下,于是,“欸乃一声山水绿,烟销日出不见人” 。

    一首《渔翁》,蕴含无限智慧。其实,只要恪守规则,我们也可以像渔翁一样悠然自得,无须惶恐。正如苏轼在词中所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