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网络金融安全再升级
方付通SIMeID解决方案亮相

    本报讯  9月16日,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受邀参与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展览,在eID展区展示以SIM贴膜卡为载体、本地生活平台为入口,实现基于eID网络身份,便民惠民、金融普惠的智慧城市生态圈。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勒索病毒、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现象时有发生,信息安全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引发各界关注。目前,大多数网络应用中出现的身份验证多采用身份信息比对、手机短信验证等方式,极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eID的签发基于面对面的身份核验,确保eID的真实性、有效性。根据载体类型的不同,eID目前主要有通用eID与SIMeID两种,其中通用eID常加载于银行金融IC卡、社保卡、USBkey等,SIMeID主要加载于SIM卡。因为具有安全、权威、普适、便利四个方面的特性,eID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9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发行了近8000万张加载eID的金融IC卡,在智慧城市、工商注册、食品安全、航旅信息服务、电子合同等领域已经落地了相关应用。除中国外,欧盟、美国、南美、俄罗斯、韩国等地区也发行了数亿eID用户,并在电子政务、税务、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发展了近千种的应用。

    此次展会中,方付通带来了最新的SIM贴膜卡解决方案,SIM贴膜卡厚度仅为0.19mm,适用于绝大多数智能和功能手机。用户仅需把写入SIMeID的SIM贴膜卡无缝贴合于手机SIM卡上,插入手机后,即可在eID相关应用中使用。该方案一是解决了加载eID的金融IC卡使用过程中需要读卡设备或NFC手机的问题,二是支持用户可以在不更换原有SIM卡的情况下使用SIMeID,用户使用更加方便了,更重要的是,SIM贴膜卡芯片使用国产安全芯片和国密算法,真正做到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方付通作为eID网络身份服务机构,创新性地以本公司自主研发的本地生活平台应用为入口,在APP中开放嵌入各类SIMeID应用场景,可在线上对用户真实身份进行核实,从而判断用户发起的在线操作是否符合本人意愿,避免因用户信息泄露导致的可能发生的身份盗用和冒用,在原有金融、支付等电子商务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支持在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等互联网服务场景中发挥SIMeID便民、快捷的安全特性。 (贺鑫焱  刘贺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