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读取珍贵记忆 激发改革热情
——总社直属机关青年干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选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编辑成书后,从“知情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层面,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插队时的故事。还原这段历史,再现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历史地了解总书记的过去和现在,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9月15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机关党委、团委组织召开了青年干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交流会。大家表示,通过学习青年习近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无私无畏的历史担当和博览群书的勤学精神,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守了精神追求,今后要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供销人,为供销合作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本期我们特将其中8篇读书笔记编辑刊发,与广大读者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珍惜机遇  不辱使命

    总社办公厅党支部  乔  峰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通过访谈,还原了一位最初迷茫彷徨的城市知青嬗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党的优秀干部的成长历程。

    我的家乡在陕西佳县,与总书记插队的延川县距离100多公里,同属陕西北部,人文相近,地理相邻,语言相通,同为国家级贫困县。由于极度贫瘠的自然条件、偏僻落后的交通区位及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力,导致陕北多数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90年代依然贫穷。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仔细倾听每一位知青、村民、各界同志的诉说,从不同视角对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予原汁原味的再现,逐渐为我们搭起了一幅幅立体化、全维度的知青插队画面。再对照自己20年前的生活经历,能感到细节描述非常真实,也正是因为真实,所以特别能打动人、感染人。

    这一桩桩往事,读来令人辛酸又特别受感动。辛酸的是新中国建立都20多年了,老区人民还过得那么艰苦;感动的是习近平同志到梁家河插队后,没有被当地的艰难困苦所吓倒,没有因父亲被错误的批判所消沉,更没有被在入团、入党、上学等方面遭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所打倒,他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一颗赤诚之心,身体力行,书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诗篇,谱写了一曲爱党爱国爱民的赞歌,令人十分感动、万分敬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去年4月份,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作为当前农村6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予以强调。

    习近平同志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除了带领乡亲们打淤坝、修梯田、打井、办沼气、修路外,还开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这与我们现在着力打造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等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继承性。希望我们借助综合改革机遇,认真谋划,尽快总结提炼梁家河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经验,赋予小额存取、代收代发快递、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功能,打造新时期供销合作社。要给农民提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仓储物流、采摘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在发展壮大产业、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提升供销合作社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形象。

    品读这本书,学习梁家河,不能停留在情感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激励层面,要透过梁家河的动人故事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历程,寻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渊源,以便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总社财会部党支部  杨  梦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记忆。认真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抚今追昔,感同身受,感慨良多。可以说,七年知青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七年知青岁月留下的源头活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在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艰难岁月里,习近平同志经受了历练,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他从一个苦闷压抑、迷茫彷徨的中学生,成长为一个有坚定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的成熟青年,读懂了“生活”这部大书,读懂了“中国农村”这部大书,增进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了解。他曾经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带给他最大的收获之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终身受益的东西。

    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农民群众改天换地的生动实践中,坚定了为人民办实事的雄心壮志。他在主持赵家河大队社教活动和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发动带领社员做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实事、大事,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其中有一件与我们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关的实事: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习近平同志亲自协调,把文安驿供销合作社的煤油、火柴、肥皂、食盐、糖果等日用品免费赊销一部分到队里,大队安排专人平价销售给社员,再按单子定期与供销合作社结账,这就免去了社员往返奔波之苦,也充分展示了习近平同志关心群众疾苦的民生情怀和会办事、能办成事的领导艺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告别梁家河回北京上大学之前,习近平同志便立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誓言。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地方工作,毅然投身基层实践,也是为了实现心中“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抱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回望七年知青岁月,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源。

    习近平同志在日以继夜如饥似渴的勤奋学习中,养成了从容大度有底气有定力的胸怀格局。7年间,读书成为他最大的乐趣和享受,读书也给他带来无穷的力量。正是通过广泛系统的阅读学习和长期深入的感悟思考,习近平同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思想认识进一步深邃,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强大,养成了从容大度和每遇大事有静气、有底气、有定力的胸怀格局。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我们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看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内在的精神气质,也能体会到大国领袖胸怀天下、思想深邃、坦诚睿智、重信守诺的风采魅力。

    不负青春 不负光阴

    总社合作指导部党支部  陈 笑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看完整本书后,我感触良多,收获良多。

    青年人要不畏困难,不惧艰险,迎接挑战。我们这些出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人,经历的磨难和困苦少之又少,但是我们仍然应该培养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工作时,主动啃一些硬骨头,主动承担起那些有挑战性的工作;学习时,要去攻破最难攻的堡垒,为自己设定切实的目标,每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己。面对来自生活和工作的挑战,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我们应该秉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乘风破浪,砥砺奋进。

    青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读书和思考。这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黑荫贵讲述与总书记一起到四川学习办沼气。他说总书记老早就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见了好对联就抄下来,遇到新鲜事物就刨根问底,再联系他插队期间如饥似渴地坚持读书学习,都说明总书记是一个崇学尚读的人,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我们青年人应该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始终都不能放弃读书和思考。我们不仅要多读理论经典、著作典籍,还要经常读一些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历史、经济、文化、健康等方面的书籍,从而熟练掌握解决人生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在读书和学习时,我们要加强思考,思考多了,感悟就多,收获就多,进而把读书和思考培养成一种习惯。

    青年人应不负青春,踏实做人,用心做事。总书记为我们所有青年人做好了表率。真正的青春,应该激荡着理想和热情,更应该凝结着汗水和奋斗。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那些需要我们为之奋斗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应当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中,要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任务,重视工作细节,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生活里,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时时刻刻做到行为上坦荡磊落,言行上表里如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总书记曾对青年人提出五点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在这七年里,他扎根黄土地,于实处用力,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我们要以总书记为榜样,不断修养历练,见贤思齐,培养优秀品格,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血肉联系源于服务  创新能力来自实干

    总社直属机关党委党支部  周伟平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采访实录的方式,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期间,由当时具有“黑五类”家庭背景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成长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掩卷沉思,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他个人成长成才,启迪了我们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基层党组织(党支部)建设要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除了自己带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外,还举办“扫盲班”,参加“搞社教”等工作,甚至亲自担任扫盲教员、社教教员,帮助干部群众提高文化水平和素质能力。这给我们搞好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有益启示。供销合作社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时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尤为迫切和重要。各基层党组织(党支部)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责,坚持采用组织集体学习、个人自主学习及利用手机、网站等加强学习,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切实抓好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学习教育,把“学习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落到实处。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党支部)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带领村民打灌溉井、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等,大大改善了梁家河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今天我们推进综合改革,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党支部)服务“三农”,是我们供销合作社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牢记服务宗旨、树立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落实服务举措、弘扬服务理念,需要供销合作社每一个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矢志不渝地奉献力量。

    建设创新型党组织(党支部)对于党组织保持自身先进性,激发创新的热情、动力和潜能,将党员干部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同供销社联系赊账,为村里办理代销点,便利村民购物;用县上奖励他的三轮摩托换了一台磨面机,便于村民磨面;还创办铁业社、缝纫社,到各家各户现场考察分救济粮等。这些举措,赋予了我们搞好今天工作的新借鉴。新形势下,我们要紧抓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新机遇,趁势而为,在包括推进党建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中,要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大胆试,大胆干,以改革创新的动力破解综合改革的发展难题,有力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志存高远 活出青春该有的样子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党委  贾梦泽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青年党员,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和成长空间,但也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的考验。这就要求青年党员要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要立足岗位、主动作为,要敢于吃苦、勇挑重担。

    青年党员要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把这本书作为青年党员迎接党的十九大,思想上、政治上以及理论上做准备的重要学习内容,要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我们应该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实信仰者、坚定实践者,学有目标,干有方向,时刻保持青年应有的激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全面理解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脉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青年党员要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书中有很多细节都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不忘初心、志存高远的高尚人格和忠于职守、敢为人先的实干精神。经常流于表面,眼高手低是青年常犯的错误。浮躁不可取,吃苦耐劳、踏实稳重才是真。“知人易,自知难”,我们要及时反省自己,诚恳地听取他人意见。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以一个真正的中国新青年的身份迎难而上,以大气、宽容的心态面对挫折,在对困难的克服中深刻认识自我,放高眼光寻求理想高地。

    青年党员要积极乐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书中提到,“近平这个人不愿意对我们说他自己的一些困难,也从来不跟我们诉苦,更不抱怨什么,而是把这些事情都藏在心里不说,由此可以看得出来,近平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他从不向困难低头。”我们要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不断磨练意志、品格和能力,敢于经受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形成拼搏奉献、实干创业的良好氛围。作为年轻党员,我们要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锐气,活出青春该有的样子。

    我们要结合《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学深用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特殊教材,知行合一,脚踏实地。要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能吃苦、有追求、勇担当;要在提高发展自身同时提升格局,扩大眼界,朝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发努力、砥砺前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燃烧青春岁月  砥砺奋进前行

    中华合作时报社党委  任智超

    怀着崇敬的心情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我深受激励与鼓舞。总书记在艰苦环境中所磨砺出的“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党员树立了榜样。总书记从陕北梁家河的山村里一步一步走过来,经历了各个层次的领导实践,在各个岗位上都扎实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从当年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中,我看到了总书记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高贵的精神品质,体现在了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总书记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砺自己,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这些正是我们这些年轻党员所需要不断学习与提升的。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更是未来的栋梁,肩负着振兴民族、繁荣国家的使命与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不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磨砺意志,锤炼品质,提升素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像总书记一样,怀揣远大理想,在艰苦奋斗中,燃烧青春岁月,砥砺奋进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是上山下乡队伍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在这几年的艰苦磨练中,他闯过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思想得到淬炼,境界得到升华。总书记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要按照党章中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在工作中,要不畏艰辛,不辞辛苦,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锤炼业务能力,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完成好每项工作。

    时至今日,在梁家河乡亲们的心中,习近平同志一直是一名“敢说敢做敢担当”的党员干部。当年,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勇敢地承担起村支书的责任,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带领乡亲们开拓进取、苦干实干,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纫社和第一座磨房。总书记身上体现出的正是一名党员的担当精神,发挥的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当前,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正处于由点及面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要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勇于承担重任,敢于攻坚克难,与其他同志一起为供销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造坚强的舆论阵地。

    坚定理想信念 才能更好地工作

    总社农资局(农资流通协会、东盟农资商会)党支部  单国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了七年的青春时光,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系好了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既要将这本书当“史”来读,更要当“经”来读,只有经史结合,才能实现教育效用最大化。

    在梁家河,习近平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当年他与五个知青同挤一个炕头,被跳蚤咬,吃杂粮,“拉粪、掏地、锄地、挑担子,山上挑麦子都干”。在梁家河任大队书记时,他带着乡亲们光脚站在冰水里修淤地坝,搞科学种田;创办铁业社,在简陋的窑洞里打出了小农具;创建陕西首个沼气池,使梁家河成为全省能自行解决照明供热的第一村。这种铆足劲扎根干的心态,不怕苦、带头干的做法,都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作为总社的一员,我们应该发挥好螺丝钉的作用,在自己的岗位勇吃苦,勤钻研。

    在梁家河,习近平与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十三位送行的村民代表最后凑钱和他合了影,画面感人;村民们也一直记着这个“能吃苦、爱读书的好后生”。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牵挂着村民,并曾在1993年回村看望父老乡亲,四次给村里复信,还寄钱接济有困难的村民,把生病的乡亲接到大城市治病。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才能干好工作,获得群众认可。

    在梁家河,习近平有理想,敢于创新,且有担当。他爱看书,爱学习;入党方面,他前前后后共写了10多份入党申请书;在梁家河期间,他做事有担当,脚踏实地带领好村里人,齐心协力搞工作,能够一碗水端平。比如,在打坝这件事上,他能很快把大家的思想都统一起来,调动集体的力量一起打坝。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习近平主席坚定的理想信念,做事敢于担当,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要系好第一颗纽扣。只有“三观”正确,才能行稳致远;只有经受艰苦的磨练,才能成为自食其力、意志顽强的劳动者,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标,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通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现在的工作中。

    向总书记学习 不断提升自我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党委   王军

    通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能够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和赵家河时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挤出时间看书的学习精神、融入群众的工作作风。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身上我学到要坚定信念,要知行合一,要贴近群众。

    作为一名党员,要在政治上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梁家河的七年磨练,使他在艰难的困境中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在基层物资短缺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开办的铁业社解决了农民对农具的需求问题,与供销合作社合作开办代销店为社员生活提供便利。这使我们想到当前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就是奔着为农服务去,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扑下身子去了解老百姓的需求,特别是现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汇总分析农民的服务需求,供销合作社便可以围绕这些需求提供服务,真正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务实肯学、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不放弃读书和思考,同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赵家河搞社教工作期间,将所学的知识用生动的语言传授给村民,为贫困的边区农村带来新思想,村民也愿意听愿意学;在四川学习沼气时一待就是40多天,真看真学,并把学习的东西运用到梁家河村,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们青年特别是研究人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形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插队期间自称是普通农民,把自己融入农民之中,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与农民接触,了解农村的情况和农民的生活。大家都选择前途光明的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却选择下沉基层、到社会实践最前沿的地方工作。也正是这些基层工作的经验,为形成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打下了基础。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