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差,便难以看到增长的本质。2016年,世界货物贸易增速仅维持在略高于1%的低水平,出现了连续两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的罕见现象;而今年1至7月,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按年增18.5%,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更高达19.1%。这意味着全球经贸格局正孕育着新一轮变革。而这一变革的主推动力便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对外贸易
补上依赖欧美“短板”
对于长期以欧美市场为主的中国出口而言,能够在这种世界贸易格局中实现进出口高速增长,除了进出口产品贸易结构的升级外,主要得益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3.1%、14.5%、24.6%和46.8%。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6.3万亿元,占贸易总额比重的25.7%。很显然,中国进出口贸易正在补上高度依赖欧美市场的“短板”,而接替者的前景仍十分广阔。
据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合计约44亿,占全球人口的69%;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市场需求就有约1.12万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9%。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虽然欧美经济发展有所复苏,但仍不太明显,即便复苏也没有让其他国家更多分享,况且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欧美国家再工业化回流,都使中国遇到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打造更多的国际贸易新优势。
“多数人关注的都是投资机会,而实际上,‘一带一路’倡议对进出口贸易的拉动不可小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碧珺表示,无论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国际间的产能合作,都会拉动以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为代表的货物贸易增长以及以金融机构“走出去”为代表的服务贸易增长。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包括领域的扩大、层次的上升,将进一步拓展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合作空间,为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缔造世界经贸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一带一路”
释放内外联动效应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讲,二战以来,迅速崛起的经济体无不借着国际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产业转移的机会,将加工产业承接到本国实体经济,从而实现工业化。中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工人有8500万,如此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沿线国家疏通了产业转移渠道,以此为基础形成多元化的国家沟通合作范式,为沿线国家工业化提供了窗口机遇期。
这种合作,已开始切实为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实惠。据数据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持续升温。2014至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企已在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为相关国家创造了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在华投资新设企业2905家,比上年增长34.1%,对华直接投资金额71亿美元。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黄日涵说,未来5到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企“走出去”,包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会一直持续推进。这意味着内外联动的效应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能量,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能量。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国际金融论坛学术委员庞中英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并非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实际上也推动了更多西方国家的参与。事实上,“一带一路”有别于其他许多合作机制:一是开放性,二是包容性,三是公平性。黄日涵认为,这使得“一带一路”逐渐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公共产品,会受到更多经济体的欢迎。
香港优势将加快释放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将为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香港要在为国家作贡献的同时,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推进自身发展。据悉,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将作为协调特区政府“一带一路”工作的政策局,加强与中央政府的对接力度。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致力于打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保持香港目前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言自明;而其对香港的机遇与作用在哪里,则是绕不开的问题。
看待这个问题,港人须放眼长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发展,香港的机遇和作用,会通过两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首先,香港机遇的呈现,取决于“一带一路”在世界范围内进展到什么程度。若“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到金融贸易领域,香港作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将会更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室主任钟飞腾说,从目前的形势看,未来15年左右,通过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的产能转移以及双边多边合作的日益加深,这些国家将搭上中国的发展快车,人均收入有望翻一番,加快实现工业化。在此过程中,金融贸易合作必然水涨船高,香港优势亦会逐步加快释放。
其次,在“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香港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地位不但不会弱化,反而会大幅度加强。
庞中英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发起的国际发展倡议,代表中国对当今世界的新态度与新政策。若没有“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一带一路”就少了一个重要支点和节点。“一带一路”并非仅是通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亚非拉,更重要的是重建中国与全球经济重心欧美之间的经济关系。香港和全球主要经济与金融中心之间建立在开放市场基础上的长期结构性关系,包括上海在内的其他任何中国城市,目前仍无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