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夜的静谧,听着秋虫的鸣叫,望着湖面一弯新月儿微微荡漾,展开无限遐想。
立于湖畔,望天、观景,头顶的两弯月牙儿在对笑互望,让我忘掉了白天琐事的纷杂。沿着小湖北岸甬道走到水上回廊,扶着大理石凭栏,静静地欣赏小城公园这一弯新湖,心中别样的敞亮。
近几年,市政府加大民生投入,对小城这座已存在近百年却已残破不堪的公园重新规划、修建,植树、种草、栽花、修路、装灯、建亭廊,对干涸多年的公园小湖清淤、筑坝,使得今日这座公园,绿荫岱翠、花香草芳。
清清的湖水,此刻止如镜面,寂待沉稳,水中的月牙儿像一弯银镰镶在镜面上,我有幸独享这初秋夜色的华章。
就在我与水上的月牙儿互望时,突然她动了起来,环环水纹以月牙儿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微微荡漾,在我定睛观看水中的月牙儿为何而波动时,水和月儿又复于平静。是鱼虾吗?这小湖注满水也就只有半月而已,而且早晚我与家人在散步时并没有发现水中有生物,可我又想,这水中之物,不是鱼虾又能是什么呢?白天之所以常在湖边而没有留意,是因为我们的脚步太匆忙,对很多变化视而不见罢了。
现在人们大多用娱乐的方式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用物质取代精神食量。今年暑期一部影片,记得是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据说票房很好,但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致观看,还是从心底怀念少年时看的《地雷战》《地道战》《卖花姑娘》……这些影片让我心生感念,收获满满的正能量。三生三世的爱情太虚无缥缈,还是过好眼前的一生一世最踏实。
我眼前就有一对“有情人”——湖水懂得月儿的婉约,月儿知晓湖水的坦荡。只要湖里有水,月就在她心房,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对知心爱人依然相拥相知,岁月静好。忽然想起刚刚过去的“七夕”,便抬头向天上的银河望,遐想着中华古老爱情神话中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猜测着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他与她诉说了怎样的衷肠?
遥望着王母娘娘划的这道银河,我信步走到横跨湖水的“通天桥”上,向西看湖面,夜幕中的湖水倒映着高楼四周各色的霓虹广告、拱卫着水中的月牙儿,顿时悦目神怡。呵!家乡的小城竟有这般水中美景!
沿着桥向下走,看见湖的南岸——篮球场、旱冰场、体育健身场早已空无一人,我便向西面正在修建的“问心文化园”走去。据传,文化园是清朝巴蜀人张云祥在此理政时,刻问心碑于县衙,每遇大事便面对石碑扪心自问,此事是否对百姓有利、自身及属下是否为政清廉,据此事迹而建。主要建筑有清朝时的县衙、“张县令”身穿官服的全身铜像、碑亭、梅园、县衙西侧小湖南面的莲花池及湖畔的长廊。预计文化园2018年夏天就可建成。建成后既是全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又是市民最好的休闲场所。
踏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穿过“问心文化园”,我来到湖区的西南部,走过曲桥来到湖心岛站在最高处。树影随秋风荡漾在水面、月牙儿在树影间若隐若现,蟋蟀在弹奏、水浪拍打着岸边、树叶在沙沙作响,我停下脚步一边仔细倾听这大自然的和弦,一边凝望着柔美的夜色,这感觉令我着迷、久久不愿离去。
我喜欢一个人徜徉在大自然中,感受她的韵律,好久没有一个人静静欣赏这美好的夜色、感受那份宁静了。此时的我好像跨过《离骚》《乐府》,身着唐诗、宋词,乘着《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的旋律,以狄金森诗的凝练,普希金诗的抒情,行走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浩渺之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