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身边的农信社

山西寿阳农商银行 郑 宇

    今天,想跟大家讲讲就在你我身边的一家金融机构——农信社。

    一提到农信社,有些人会很陌生,特别是年轻一代,认识银行,但很少听说农信社。这种不了解有它存在的历史原因,与农信社70年以农为本的发展定位有关,也与社会的发展变迁有关,但她却实在存在着。

    这种距离感,不过一公里

    以我最熟悉的晋中农信举例:2017年6月末,在晋中全市33家法人金融机构中,农信社(农商银行)占到了12家。在所有金融机构当中,农信社的网点数量是332个,占到全部银行网点数的一半以上。这样的网点数量,可以覆盖到晋中全市11个县区的主要街道、118个乡镇。如果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换算成物理距离,粗略估算,在人口聚集区平均每走一公里就可以找到一个农信社网点。

    在上世纪社会交通、通讯不便的情况下,这种便利显得十分必要,许多需要办存款、汇款的客户就近即可办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公司变得越来越像银行,银行变得越来越像互联网公司,人们开始依赖银行卡、手机、支付宝等电子、互联网的支付方式。传统物理网点的优势逐步被削弱,不少银行对此采取了网点收缩战略。然而,农信社并没有盲目跟随,反而从优化布局、丰富功能的角度对网点进行了改造。因为农信社在推进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意识到还有许多客户群体只能通过网点去办理业务。即便营业网点成本很高,但关系到老百姓办理业务的便捷,农信社还是毫不犹豫地把网点保留了下来。

    这种打心底想着老百姓的做法让农信社变得与众不同。比如考虑到农民朋友农耕的需要,农信社在乡镇一级布设了大量的“助农取款服务点”,许多村委办、广播站、小卖部变成了可以存取款的代办站。有时农信社的员工也会开着“流动金融服务车”走村入乡,方便百姓的金融生活。考虑到年轻一代、白领人群对手机的依赖,农信社也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等。只要是其他银行有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络支付,农信社都有,而且都免费,把实惠都给了老百姓。

    农信社作为经监管部门批准、依法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县域、服务“三农”,承担着同银行一样的职能,但更贴近“三农”、更贴近百姓。

    这种存在感,跟你我有关

    截止到2017年6月末,晋中农信的贷款余额达到了541.87亿元,较年初增加46.56亿元,增幅达9.4%,从整体上看,同比多投21.19亿元,增量占到山西省农信社净增总额191.69亿元的16.6%,位列山西省农信系统第二位。粗略与2016年晋中全市GDP总值1091.1亿元相比,对晋中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从数字上一目了然。

    如果说这种数据太过生硬,那我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

    民以食为天,谈到吃,平遥牛肉、寿阳小米、太谷红枣、祁县酥梨、榆社笨鸡蛋……这些耳熟能详的美味,你可曾知道,从它的生产、包装、运输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农信社的资金在支持。

    再谈谈大家喜欢玩的地方,介休绵山、灵石王家大院、祁县千朝水上乐园、榆次乌金山……每一个让晋中人引以为豪的景点,也都离不开农信社的支持。

    包括出行方式,公共自行车、公交一卡通……这些为市民朋友便利化出行的背后,农信社的身影也贯穿其中。

    这种责任感,见于细微处

    老百姓要脱贫致富,农信社首先站了出来。扶贫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号召,也是关系百姓民生的大事。农信社始终相信“三农富则农信富,百姓强则农信强”。在紧跟政府号召下,近两年农信社用结对帮扶、低息贷款、修路及水等方式支持贫困户脱贫。截至今年6月末,晋中农信的扶贫贷款已达25.28亿元,较年初增加11.54亿元,其中针对贫困户发放的小额贴息贷款达到4.82亿元。

    贷款难的问题困扰着客户、困扰着银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信社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申请难?于是针对白领、个体户、小微群体等推出“小微贷”,除去抵押、担保、证明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尽量从手续上简化,从时间上缩短,目前晋中市城区、太谷县、平遥县已经正式开通,其他区县也将逐步开通。

    费用高?在减费用、降成本上,正在试点贷记卡。农信社所做的这些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成本,承担了许多风险,但为了普惠金融,再难也要坚持。

    普及金融知识,农信社是冲在最前面的。9月是开学季,也是收获季。对银行来说也一样,大家都在做“普及金融知识”。不同的是,农信社“送知识”的方式有一些特别。别的银行在发传单,农信社有的是文艺下乡、有的是走村串户、有的是上门服务;别的银行在讲他们自己的产品,农信社在讲防范非法集资、防范金融诈骗、防范使用风险……

    你也许会说,农信社真有这么好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如果你都未曾了解过她,又怎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

    关注农信社,从了解开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