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产出消费者放心的产品,白沙溪打造坚兵利器,实施了一揽子项目改造升级工程。
持续投入,不断研发创新,增强产业势力,引领产业发展。
他们研究最多的是《论持久战》。因为他们打的是一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持久战!
盛夏三伏,艳阳高照,正是生产安化千两茶的黄金季节。高温下,一场抢夺高产、高品质的踩制生产大战正在白沙溪如火如荼地展开。
走进白沙溪厂区,江风习习,江水环绕,一排白色透光钢架晾晒大棚在烈日下折射出夺目的光环。棚内,千两茶篾篓整齐排列,形状各异的花卷茶系列像金秋的果实,黄灿灿地挂满“枝头”,惬意地沐浴着夏日的阳光,散发出沁人的茶香。
这是白沙溪2017年第3次实施千两茶生产条件改造之后的景象。
记得2012年夏天,这里的地面还是硬硬的泥土,外铺一层沙砾石。晾晒千两茶的架子用一根根杉木树捆绑相接,一支支千两茶搁满木架,有的已压弯变形,一根根竹篙穿上彩条布放在架顶。有太阳时从两边卷上去,下雨天放下来。因为是露天旷野,工人们一天24小时都需要值守,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随时应对变化。多少次,我们全员出动,突击盖茶,习惯了扯那彩条布上的活结。不知是汗水还是飘落的雨水,湿透了衣裳,千两茶也披上了彩装。也有好多回,老天爷开玩笑,刚急急忙忙盖好茶,就马上云开日出,又赶紧把彩条布卷起来。有时,几天阴雨,篾篓上长了斑斑点点,晴天要赶紧清刷翻晒。一个踩茶季节,消耗的材料及踩茶之外的人工管理费用要在几万以上。不过,那也还是安化最大、最气派的千两茶晾晒场。
花卷茶系列是传统产品中一个重要系列,随着白沙溪品牌的影响力扩大,生产品种增多、产量加大。2014年,公司投资30万元引进新的网顶钢架棚晾晒千两茶,架子改为无缝承重钢管,自动拆卸安装,棚顶绿色防雨棚布为电动控制,加快了覆盖速度,保持了茶的通风透气。那是一次走在前列的、最新的尝试和改进。
今年,改造再一次全面升级。公司总投资300万元,实现钢架透光隔热板全覆盖,透光率达95%,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波浪式大棚,空高6米,外加1.5m轿顶,四周窗户加配纱窗,通风透气,空气对流,总面积2200m2,统一无缝钢管承重钢架,地面防潮防水,下水道通畅,门锁齐全。防水、防雨、防虫、防尘、防盗。一个钢架可以晾晒千两茶44支,承重力1.5吨,可一次性晾晒千两茶7000支。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生产季节,确保高产、高品质。
不生产时可作为千两茶系列产品的储存仓库,也可任意拆卸组装,作为大型活动场所。今年6月,公司成立改制10年暨建厂78周年庆典就在这里成功举行,千两茶作为一道实物背景墙,大气而震撼。
千两茶踩制车间也经过多次改进,不断突破。公司从文化传播、工艺传承、标准规范等多个层面出发,站在产业发展与品牌推广的前沿,率先将生产制作与茶旅融合,开放踩制车间,开展实习操作技术培训,接待参观旅游。今年,在景色怡人的沿江风光带专辟了千两茶踩制场,安装了中央空调,场外设置了专门参观通道,扩大冷置排放空间,改善了工人生产条件,避免非生产人员进入车间,提升了产品卫生与制作质量,也有利于参观旅游与文化传播。
一次一次持续投入,一次一次改造环境设备,白沙溪保护了千两茶传统制作工艺与独特品质,将千两茶生产的清洁化标准化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白沙溪每年生产的千两茶总是供不应求,今年的千两茶更成为抢手货,热销势头持续上升。可以肯定,这一仗丰收在望、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