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标准建构信任
——专访陆羽国际集团董事长严建红
□ 本报记者 张 蕾

陆羽国际集团董事长严建红。

    茶发源于中国,伴随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发展也伴随着阵痛。针对当前我国茶企经营压力明显增大、传统渠道亟需转型升级、产销平衡亟待解决、潜在产能巨大仍需缓释的现状,很多茶企、茶人都主动探索,寻求解决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陆羽国际集团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次记者针对陆羽国际集团的创新型商业模式,专访了陆羽国际集团董事长严建红先生。

    记者: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了“茶+金融”“茶+互联网”的模式?

    严建红:站在消费者角度,茶有四个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交易价值。就中国茶来说,品牌集中度太低,最大品牌只占行业0.3%,这就意味着中国茶还处在农业时代,没有走向品牌化、商业化、互联网化、产业化、金融化。要解决中国茶的价值传达问题,首先就要建立起中国茶的标准体系。这个标准是要建立一个基于消费者信任的第三方标准,再把这个标准传达给消费者,这就需要通过一个大的、有公信力的平台。

    我们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重点打造的是陆羽标准体系和陆羽交易体系,通过这两个体系把中国茶供给和需求的鸿沟连接起来。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做了中国首个第三方茶标准评级中心——陆羽标准评级中心,建立了标准体系,才能够让中国茶来到陆羽茶交所做交易。这两个体系把茶从过去的农业时代提升到了商业时代。而要实现商业时代,必须互联网化,必须金融化,才能完成整个商业模式的构建。

    记者:陆羽国际集团涉及的业务内容丰富,请介绍下集团的主要商业模式?如何运作?

    严建红:陆羽国际集团整个商业模式简称为C-S-B。C(customer)就是消费者,消费者需要什么很重要。消费者饮茶有两个场景,一个是消费,就是日常品饮,注重健康、实惠的消费;另一个场景就是送礼,因为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可以送亲朋好友,文化中间也包含了收藏。针对这两个场景,我们来构建S(service),也就是服务商体系,做服务商体系还要往前走一步,就是我们做的交易所和陆标体系。做好之后针对B(business)端,也就是供应商体系。业内通常的算法是有8万家茶企,实际应该不止,要从8万中找到值得信任的伙伴,就要建立供应商体系。我们用了约3年的时间,通过国内一百多个县市的专家、产区,一起把中国的两百个顶尖的茶企和几百种茶样做了梳理,相当于做了中国茶企和茶样的评级,做了一个可信供应商体系,进入可信供应商体系的企业才可以进入我们茶交所进行交易。

    记者:陆羽国际集团接下来主要有什么大动作?

    严建红:陆羽国际集团接下来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陆羽七茗计划”,一个是“陆小羽计划”。

    “陆羽七茗计划”是针对目前中国几万家中小茶企,他们的产品经过我们的标准评级认可之后,进入到可信服务商名单。“陆羽七茗”指的是传统六大类茶和创新茶,定位轻奢、实惠,是消费类的茶,每一季有不同的款式,由“陆羽七茗”平台上的供应商来生产。因此,陆羽七茗是中国首次由两百家企业一起来推的联合品牌计划,这如果没有交易所、没有陆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陆羽七茗”就成为我们中小茶人共同的品牌,共同的计划。

    “陆小羽计划”,就是给目前我们内外的经销商赋能,给他们品牌的支持,他们可以加盟到陆羽会,成为陆羽会的中华好茶专卖店。这样首先实现了品牌赋能,它可以成为陆羽会的一个经销商、专卖店;其次,有产品支持,产品都是从陆羽茶交所来的老字号的茶(茶交所藏品),陆羽会精选的茶(陆羽会精选),或者是陆羽七茗的茶(陆羽七茗),形成清晰的产品线和值得信任的产品,提供一站式的产品采购;第三,提供系统培训,陆羽学院会对经销商进行专业培训。当然,我们还有系统支持,我们的“陆羽通”系统、陆交所系统,都能提供支持,为他们带客和导流。

    记者您对茶行业的未来怎么看?您觉得行业的发力点应该朝哪些方向?

    严建红:我觉得茶行业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消费者是有需求的,是我们没有满足,每个茶行业的人都要反思,都需要继续学习,向酒行业学习、香烟行业学习。烟、酒、茶都是可选消费品,专业程度和营销上是相似的。我认为,我们的茶行业,两三年内一定会出现上亿、甚至几亿的区域性经销商,这是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湖北省,近6000万人口,饮茶人口至少有五分之一1200万,人均消费1000块就是120亿。所以说,是我们没有准备好,我们缺少一个真正的平台为大家服务,很多的平台只是单方面的卖茶,没有给他足够的培训和支持,他们没有专业的技能就在卖茶,这是不行的,与消费者需求相差太远。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好好培训经销商,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价值。

    编后:

    集齐茶文化和茶交易业务所需的互联网、金融、标准、文化要素,绝非一蹴而就,一方面要归功于时代的变奏和政府政策的红利,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带头人的魄力、独到的眼光和宝贵的经验。如今,陆羽国际集团正在铺展更大的格局——中国茶业、陆羽标准。这八个字,既道出了陆羽集团作为国内茶交易专业平台的企业自信,更展现了严建红带领下的陆羽国际集团与全球文化产业对话的雄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