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现阶段,陕西省供销合作社以综合改革为契机,深化系统联合、上下贯通,运用产业平台、股权纽带、合作经营手段,最大限度整合劳动资源、激活生产要素,构建为农服务实体化、服务载体综合化、服务网络立体化的农村新型合作经营服务体系,带领农民跨越生产与市场、发展与致富中间的“最后一公里”。
一、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形势下,准确把握供销合作社在构建农村新型合作经营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
中发〔2015〕11号文件要求,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作为长期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拥有覆盖全省的经营组织体系、服务网络,产业类别和市场主体较多,业务范围涉及农业全产业领域。无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加快“三农”工作整体升级转化;还是统领各方要素形成发展合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供销合作社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当前农村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供销合作社必须准确定位,顺应市场化与合作化两大方向,坚守服务农业的本色,用合作经营的方式组织分散的农民投身商品经济、开展市场经营,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倍增效果,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二、发挥供销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培育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市场载体
供销合作社要更好地服务“三农”,就必须把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通过产业平台和股权纽带,构建供销“四大体系”,培育农民合作经济体系运转及为农服务的市场载体,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联合合作,构建供销合作社市场化经营体系。近年来,陕西省社以陕西供销企业集团为依托,通过与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股权、业务和品牌合作,使陕西供销企业集团发展成为拥有76家全资及参股子公司、总资产65亿元的农产品三产融合企业集团,并探索出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下一步,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将继续发挥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优势,集中整合果蔬、畜牧、粮油、茶叶、食用菌等同类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3—5个供销产业集团,带动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二三产融合。
突出创新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陕西省社组建了陕西供销电子商务集团,引领全系统发展电子商务企业80家;70个市、县供销合作社开展了电子商务工作,有12个市(区)、55个县供销合作社与供销电子商务集团进行股权合作和加盟合作,“网上供销合作社”发展框架基本成型。陕西省社计划3—5年内,将组织系统资源向陕西供销电子商务集团对接,在全系统形成全省性、一体化的“网上供销合作社”体系,树立起安全放心、绿色优质的“陕西供销”电商形象。
突出上下贯通,构建供销合作和农民合作相结合的新型合作组织体系。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供销合作社为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必须立足于供销合作社在农业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以产业为基础,开展多样化的合作联合。一是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股份制改造、龙头企业引领,发展特色产业联合社158个,组建和领办专业合作社1640个,带动了陕西名优农产品基地建设。二是吸引专业合作社加入供销合作社。改变简单直接吸收农民入股供销合作社的传统方式,采取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建立产业合作关系等多种形式,带动更多的农民加入到供销合作社中来,夯实供销合作社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三是推进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升级。拓展基于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的合作联合形式,包括“产销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土地股份合作模式、“产销加工企业+家庭农场”等多样化的合作联合,加强对农民及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
突出共享发展,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陕西省社先后推进了陕西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的规范运作,完成了西安天诚担保公司融资重组,为产业扶贫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各市在农村合作金融方面也积极试点,解决了合作社及农民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今年,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将选择10个县开展县级合作金融服务平台试点,组建有法人主体资格的县级资金互助合作社,按照内循环、小额度、不揽储、不放贷、社联保的原则,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三、强化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打造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平台
供销合作社作为政府主导的、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兼具经营性与公益性,最有条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近年,陕西省供销合作社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农民生产生活,推动供销合作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使农民得利、政府肯定、供销合作社受益。
推进大田托管服务。陕西省社开展大田农作物托管和半托管服务,托管土地37.5万亩,白水县等19个县供销合作社承担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大田托管”推广项目,托管品种从粮食作物延伸到经济作物,服务对象从普通农户拓展到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了“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的为农服务的新模式。“十三五”期间,全省供销合作社将重点支持农业服务企业,实施土地托管服务项目58个,托管服务面积110万亩,建设为农服务中心390个,覆盖255个乡镇。
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是现代经营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的重要载体,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的原则,在社区或中心村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综合服务社,在中心镇建立综合服务中心;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开展各类综合服务,把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销售纳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增设再生资源回收、家用电器维修以及科技咨询、养老幼教等公益性服务项目,实现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利用综合社组织、场所、网络优势,承接其他涉农部门服务项目,开展联合共建,形成服务合力。
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开展陕西农产品展示展销,在西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建立陕西名优特新农产品展销中心,举办国内外农产品展会12场,带动农产品销售138亿元。通过实施陕西供销蔬菜直通车项目,全系统有常态化销售终端645个,发展蔬菜生产基地40个,供应蔬菜价格平均低于市场15%左右。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将继续依托“陕西供销”这一品牌,组织国内外农产品展销活动,在丝路沿线重点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建立陕西供销名优农产品展销店,推动全系统果蔬、干鲜、畜禽等大宗农副产品销售,逐步形成配送灵活、四季销售、保鲜供应、长期稳定的外销网络。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要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趋势,发挥系统社农资经营优势,在农资供应、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环节开展有针对性服务,加快由单纯的农资流通服务向农业综合服务转型;依托庄稼医院、机防队、机务队,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积极参与有机肥和低碳残留农药生产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等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农资物联网建设,强化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管理,引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用药,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储、销等系列化服务,加快建设一批集农资销售、技术指导、测土配方、农民培训等于一体的农业生产服务中心,打造“智慧农资”平台。
(作者系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