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6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西畜牧业定位可持续发展


    本报讯 5月25日,山西省农业厅、朔州市政府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种养加技术体系和人才机制上探索规模牧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山西畜牧业和奶业发展增添动能。

    此次战略合作既契合了山西奶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也是响应国家奶业战略规划,提升奶产品供需水平和奶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之举。

    山西有着6000多万亩草地、90亿公斤的玉米年产量和存栏奶牛45万头的比较优势以及生产优质草场的区位优势。审视这些优势的同时,山西自2012年启动了畜牧业振兴工程,以政策和资金聚焦奶业发展,构建起对牛羊良繁体系建设、牛羊规模养殖场建设、牧草基地建设、秸秆青贮氨化补贴,对企业贷款进行贴息的“四补一贴”的政策体系。

    2015年,山西朔州成为全国粮改饲和草牧业发展试点市,规划了县域耕地种草面积不少于6万亩,全市人工种草达到77万亩。这为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迎来了战略机遇。

    随即,山西开启了新一轮的以朔州为核心的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以期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建设大牧场,主打肉蛋奶,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对畜牧业的升级和深耕赢得了恒天然集团的橄榄枝。作为全球知名乳制品出口和牛奶加工企业,恒天然集团将与山西在可持续养殖、建立饲料种植加工体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奶牛良种和培育农牧业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战略合作下,企业优势资源的注入,将推进山西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粪污无害化,建立起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和粮畜草产业化的循环经济链,并完善乳业人才培育机制。

    据悉,2014年以来,恒天然集团先后在山西建设了3个奶牛牧场群和奶牛扩繁中心,奶牛存栏规模达到3万头,年可转化1亿公斤玉米饲料和3亿公斤秸秆,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奶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马玉)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