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1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脚踏一方土 躬身为农户
进取不息·供销人
□ 王召江

    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中心社主任刘长梅的关注,始于我在赣榆县(赣榆县于2014年撤销,并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供销合作社办公室工作期间。当时基层社改制后,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供销合作社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为农服务这个刀刃上,所以对基层社主任采取费用包干制。年终考评时,大多数基层社包干费用或超出或持平,唯有刘长梅节余了一大截。要知道当时基层社主任的工资也就千把块钱,刘长梅节余的这几千块钱,相当于他好几个月的工资呢!就是通过这样一件小事,让我对刘长梅肃然起敬。

    扎根基层  以社为家

    屈指算来,刘长梅在基层社的岗位上已经整整工作了36年。

    1980年,刘长梅高中毕业后,怀着对供销合作社的无限向往之情,来到位于赣榆西部山区的历庄供销合作社,当了一名营业员。刚参加工作时,对供销合作社的一切,他感到既新鲜,又陌生。看到许多老职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且业务熟练,他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自此,他虚心向老同志请教,苦练基本功。白天在柜台上忙碌,夜晚捧着书本钻研。从珠算入门到商业基础知识、从商品分类到拨货计价制、从柜组长手册到市场营销学,他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很快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业务娴熟的柜组长。在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业务技能比赛中,他多次获得“业务技术能手”称号。由于出色的表现,工作不到3年,他就被选为厉庄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基层社领导。

    1986年,刘长梅被调到赣榆最偏远的西北部山区夹山供销合作社担任主抓业务的副主任。由于离家远了,他索性把家安在供销合作社,一心扑到工作上。他深入柜组和市场进行调研,大胆创新经营机制,充分依托山区发展多种经营。短短两年时间,就使夹山供销合作社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一个落后的基层社一跃成为全系统的先进模范社,各项业务指标在全县系统位居前列。

    心系“三社”  情系“三农”

    一路汗水一路歌。36年来,刘长梅始终奋战在供销合作社第一线,先后在多个基层社担任要职。每到一处,他都始终不忘为农服务的本色,用身心和汗水致力于基层社、为农服务社和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在供销合作社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2002年,刘长梅担任了城头供销(中心)社主任,同时兼管黑林、夹山、吴山、徐山、门河、班庄等赣榆西部山区基层社的日常事务。在基层社产权制度改革的那段日子,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所负责的7个基层社,大多在偏僻落后的山区,底子薄、债务多、人员复杂、上访不断。为了打消职工顾虑,他首先从自己“开刀”,带头置换身份,并强调只要有一技之长,愿意继续留在供销合作社干的,可以重新返聘。他苦口婆心说服动员,甚至主动上门做老职工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改制带来的实际生活困难。他的心血没有白费,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刘长梅就把7个基层社的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既充分保障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又兼顾了国家集体资产不流失,为基层社的重组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项工作结束后,刘长梅又面临着两项重要任务:一是改造重组,实现基层社更好地发展;一是服务“三农”,重塑供销合作社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他东奔西走招揽人才,筹措资金整合资源,在城头镇建设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大型镇级综合超市,在班庄镇建设了600多平方米的惠民生活日用品超市。此外,还在门河镇建成了一个大型农业生产资料超市,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安全便利、实惠放心的商品,牢牢地守住了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阵地。有了供销合作社这块主阵地,还必须进一步开拓创新。刘长梅始终牢记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大力发展为农服务社和专业合作社。为此,他几乎跑遍了赣榆西部山区的所有村庄,走访当地农户,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农民需求,先后在黑林镇汪头村、阚家岭村和城头镇大黄墩等地建起了十余家为农综合服务社,对改善当地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他一手创办了城西蚕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引了大批农户入社,还安排了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成立合作社只是开端,能不能更好地发展才是关键。为此,他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说服动员低收入农户将普通农田发展为经济田,并专门到浙江和江苏射阳等地调来优质桑苗200多万株,送到入社农户手中,赢得了广大农户的信赖。现在,合作社已由当初的几十户入社农户发展到现在的680多户,并带动了本镇及周边地区农民发展蚕桑种养基地3000多亩。为了让产品能卖个好价钱,他与山东临沂、青岛等地蚕茧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合作社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蚕桑收购合同,并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入社农户平均亩产创收可达4000多元。目前,刘长梅创办的城西蚕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赣榆供销合作社系统最大的一家专业合作社,被省社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品质高尚  社会认可

    由于长期扎根基层,刘长梅对家庭几乎无暇顾及,为此也难免会受到家人的抱怨。每当面对妻子、儿女时,他也感到愧疚。但是,刘长梅至今仍住在城西供销合作社那片老旧的院落里,因为那里有他的事业——一个蚕桑专业合作社,还有一个从南通引进的服装加工厂。每天看到进进出出的蚕农和服装厂的职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感到这里和自己的家一样重要!刘长梅说:“基层需要我,只要我做的工作对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有利,对改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好处,我就要继续在基层干下去。”

    刘长梅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赞赏,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985年,他被赣榆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他所在的城头供销(中心)社被赣榆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纳税单位”;2006年,他被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和江苏省人事厅联合授予“劳动模范”称号。他每到一个乡镇工作,都被选为所在镇的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他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为农服务先进个人”。面对一个个荣誉,刘长梅总是谦虚地说:“作为一个供销合作社人,我只不过干了一点自己应该干的事情。我的根在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根在广大农村。我们只有扎根基层、面向农业、服务农民,供销合作社的事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脚踏一方土,头顶一片天。刘长梅脚下踏的是根植于广大农村的供销合作社这方热土,头上顶的是供销合作系统在新形势下不忘初心、继续致力于服务“三农”的蓝天。我们相信,有了刘长梅这样牢记为农服务宗旨的基层社领导干部,供销合作社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