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恭城瑶寨油茶香

□ 钟 芳

 

    “山水秀美在桂林,古建精华在恭城。”广西南部的恭城是桂林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向来以文、武两庙而闻名于世,更以有着灿烂文明而又传承至今的独特瑶乡风味的恭城油茶而芳名远播。“文是恭城的心,武是恭城的胆,比天大的油茶比树高的油茶比心醉的油茶,是恭城的姓名,是瑶山的日子,刻在八桂大地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这首歌谣,道出了恭城文化的源远流长。

    瑶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来了远方的客人,都要打油茶喝,这是瑶族人民招待客人最隆重的礼节。他们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要是有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有时,第一批客人还未喝毕,又来一批人,主人又要重新架上茶锅,再打油茶。

    “恭城油茶喷喷香,又有茶叶又有姜,如果天天喝两碗,一年四季都健康”。恭城油茶对人健康有益,油茶具有健胃消食、提神醒脑、祛湿避瘴之功能。其中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茶碱,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油茶中的生姜驱寒湿,大蒜消毒。只要走进恭城,无论是城镇还是乡间,无论是瑶寨还是汉族民居,都会随时听到家家传来的“咄咄哚哚、哚哚咄咄……”的打油茶声,喝油茶已成为他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前,在桂林工作的大学同学特地相邀我前去游玩,品尝了那向往已久的被乾隆皇帝称为“爽神汤”的恭城油茶。相传,有一年乾隆下江南,沿途百官大献殷勤,山珍海味无尽献上,吃得乾隆茶饭不思,见食生厌,众御厨顿时束手无策,恐慌不已。这时,一位恭城籍的御厨忽然想起家乡的油茶之功效,就赶紧制作工具,做出了一碗恭城油茶奉献乾隆皇帝。乾隆喝后顿时口舌生津,胃口大开,欢喜之下,御赐恭城油茶为“爽神汤”。

    我们围桌坐下。瑶家同胞早已把精心备制好的佐食小吃,有炒花生米、炒黄豆、排散、红薯、芋头、玉米、墨玉、粑粑、猪血大肠酿、辣椒酿等满满地摆放在餐桌上,真是琳琅满目,让人垂涎。“你也打油茶,我也打油茶,家家都把油茶打;油也清香,茶也清香,瑶家的油茶四季飘香”,随着一阵悦耳动听的歌声飘来,只见多情漂亮的瑶妹在头饰叮当响中用一小炉,一小茶锅,一小木棰当众操作。先将热水浸泡好的茶叶用油炒至微焦香,放入生姜、花生米、大蒜米等配料,边捶边炒,锤炒至茶叶沾锅,有香气溢出时即加入浓浓的骨头汤,只听得“吱啦”一声,蒸汽散去,黄褐色的油茶在锅里沸腾着,沸两三分钟后加入食盐,用茶叶隔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撒入葱花、香菜末即成。

    热腾腾的油茶,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茶色似咖啡,红绿点其间,未尝其味,色已夺人,诱我一喝为快。我迫不及待地喝一大口,初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让人回味无穷。既有茶叶的浓酽清香,又有肉骨汤的鲜美香甜,果然非同凡响。一锅茶水饮完后,接着打第二锅,如此重复可打五六锅,这样一锅一锅打下来,油茶的味道已没有先前的浓烈,这正应验了油茶的“一锅苦、二锅呷(涩)、三锅四锅是好茶”之说。那是一种沧桑的味道,滋味丰富,有点曲折,就像经历了凄风苦雨,千锤百炼才呈现出来的生命之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瑶寨油茶香喷喷,欢乐在茶棰下敲响,笑声在茶香里飞扬,让人无限留念,难以忘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