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观察
“三权分置”:让农民土地“活”起来
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等多个文件。《意见》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
“三权分置”是实践探索的产物,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不断变革创新的结果。它孕育于中国国情,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具有深厚的实践依据、丰富的创新内涵和重大的政策意义。它创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视 点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纪念《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十周年
2006年10月3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推进农民的经济互助与合作,历史意义深远。在过去的10年中,各级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在,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特别关注
探寻合作金融发展新方向
——中合联第一期供销合作金融沙龙专题报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要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发展农村信用合作。当前,如何开展信用合作?怎样规避风险?怎样解决农民的“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全国基层社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焦点。
9月23日,由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供销合作金融第一期沙龙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沙龙以“以大联合社构建类台湾上层农业金库的可行性分析”为主题,各级供销合作社合作金融事务负责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农村金融领域相关专家等前来分享经验、探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