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是普惠金融最难到达的地方,也是精准扶贫的难点。普惠金融将贫困群体纳入重点目标客户,是金融业深度发展的必须和必然,是对金融普惠效益的强化,同时精准扶贫也倒逼金融改革创新,拓展扶贫开发普惠金融新渠道、新路径。因此,普惠金融在精准金融扶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普惠金融是实施金融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也是立足精准扶贫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形式。实施精准扶贫,让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平等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需要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突出金融精准扶贫,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让金融服务更多更好地惠及贫困地区的农民,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在内的农民、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便利性和满意度,这恰是普惠金融的目标所在。
发展普惠金融是实施金融精准扶贫的价值目标,也是立足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巩固提升扶贫成效的重要保障。金融扶贫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它比政策性的财政扶贫手段更具比较优势,它不是出于“输血”的短期效应,而是基于“造血”的长期效应。普惠金融的杠杆性和稳定性能形成长效机制,扶贫对象将从金融机构获取的贷款资金和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结合,投入到生产过程,创造价值,在此过程中在金融机构与扶贫对象之间建立起长期的信用合作关系,产生长期效应,由此而形成的普惠金融扶贫机制必然具有持续长效的特征,必然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扶贫开发的效用。
发展普惠金融是实施金融精准扶贫的服务再造,也是立足金融扶贫资源整合发挥互补优势的重要创举。新时期的金融扶贫应以普惠性金融为指导,切实增强精准性和实效性,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上精准发力,整合各类金融扶贫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及人口的资金支持,拓宽扶贫开发融资渠道,发挥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金融保障。在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上精准发力,加强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在贫困地区金融创新上精准发力,创新活化支农再贷款、加大政策性金融扶贫力度,开发创新扶贫信贷品牌、加大扶贫开发信贷支持,对接贫困户需求、量身定制提供更多适合贫困地区的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