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黔南审计中心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积极融入黔南州经济发展规划,持续提升对“三农”和全州经济社会的贡献,成为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和州委、州政府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金融抓手。
截至2016年7月末,黔南州各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存款突破500亿元,余额达501.85亿元,较年初增加76.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5.77亿元,较年初增加75.28亿元。
坚持当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黔南农信社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全州经济发展规划和扶贫攻坚战略,逐年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支持贫困农户、返乡农民工、妇女、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创业就业,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山地高效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将资金投向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突出的企业。
截至6月末,黔南农信社为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评级140472户,建档评级占比为71.8%,授信户数134043户,授信总金额48.7亿元,本年“特惠贷”累计贷款户数15860户,“特惠贷”累计贷款余额64998万元。黔南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3个15万元”小微企业、民贸民品等政策,重点扶持“黔南成长型小微企业名录库”企业,促进全州小微企业、民贸民品的发展;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扎实抓好“5个100”工程、“四个一体化”重大项目金融服务对接工作。
坚持办好民族百姓金融服务的“活窗口”。黔南农信社共有各类从业人员3000余人,共设立营业网点328个,开设“信合村村通”1681个,实现全州1480个行政村全覆盖,布放ATM机具465台,机构网点覆盖城乡,金融服务通达村寨,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取款、转账、刷卡消费等金融服务。仅今年上半年,“信合村村通”交易就达163.37万笔,交易金额达20.88亿元,为全州群众节约金融服务成本8000余万元。
黔南农信社积极探索开展“流动式金融服务”新模式,以贵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试点,通过“流动式金融服务”共开办银行卡3526张,为农户建档评级105户,为农户现场发放贷款71笔,贷款金额399万元,开办手机银行70户,初步估计为农户节约成本19.2万元;在76个行政村布放自助贷款机,共办理贷款业务781笔、贷款金额3257万元。
坚持做好民贸民品企业的“加速器”。黔南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南州贯彻落实民族贸易与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信贷优惠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将信贷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对民贸民品企业实行下浮30%的利率优惠,减轻了企业负担,帮助民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力支持了例如三都九阡酒、水族马尾绣等一批民族品牌发展;累计支持三都水族自治县秀梅马尾绣贸易有限公司等马尾绣生产企业16家,金额3500万元。近年来,水族马尾绣年均销售达到6万张,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有的还走出了国门,水族文化品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坚持当好履行社会职责的“温水瓶”。黔南农信社积极帮困献爱心,多次向灾区、学校、村寨、社区及贫困学生、贫困农户捐款捐物累计达2300余万元;赠送“送文化下乡专车”;牵头组织全州12家农信社出资100余万元建成三都县城北大门;启动“百员助贫计划”,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结对帮扶”“党员1+N”“访贫问苦”等活动,每年员工个人捐助现金物资200多万元;启动“金秋助学”行动,每年支持50余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协调争取300万元贵州信合基金,帮扶三都教育事业……一系列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8月6日,在贵州省黔南州委、州政府举行的庆祝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上,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驻黔南州党工委副书记、黔南审计中心负责人况从林荣获“黔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与此同时,辖内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贵州龙里农村商业银行荣获“黔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