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品牌农业,是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必由之路。吉林大米、双阳梅花鹿、长白山人参、延边苹果梨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农业品牌背后,有吉林农信深沉的脚印。截至5月末,吉林农信农业贷款余额1085.6亿元,“十二五”期初至今共支持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7户、76亿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771户、12亿元,强有力地支持了品牌农业的发展壮大。
松江万里稻兴滔 碎碾珠玉降琼瑶
吉林省吉林市,全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松花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4%,水资源异常丰富,加之土壤肥沃,日照时间充足,滋养了特有的大米。2013年6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吉林市为“中国粳稻贡米之乡”。
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盛产的万昌大米洁白如玉,晶莹剔透,香气四溢,1998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名牌产品,2000年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吉林市宇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集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现有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1000公顷,粮食仓储库4000平方米,年加工大米能力5万吨,2015年1月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拥有金娃牌系列万昌品牌大米12个品种,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安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永吉农商行作为牵头行,以社团贷款形式为宇丰米业贷款6500万元,支持20万吨绿色有机水稻加工生产线、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信息中心及1万平方米水稻仓储库项目建设。
有机、绿色、健康、安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必然会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市场容量和潜力巨大。“为吉林省的大米打出品牌,让大家都知道吉林大米是真正的好大米,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公司法人代表杨雨峰斩钉截铁地说。
2016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推进“粮安工程”建设,提升“吉林大米”品牌形象。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约1200万亩,其中吉林农信投放贷款68.5亿元支持374.5万亩,占比31%。吉林农信的金融活水,正助力“吉林大米”品牌熠熠生辉。
鹿乡活水韵灵胎 梅斑花舞星火来
素有“梅花鹿之乡”美誉的长春双阳,人工驯养梅花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双阳梅花鹿以鹿茸优质高产、遗传性稳定、耐粗饲、适应性强、繁殖成活率高著称,1987年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星火计划,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末,双阳区梅花鹿存栏20万只左右,占全国的30%,年产鲜鹿茸达150吨。
吉林长生鹿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双阳区鹿乡镇,主要从事梅花鹿养殖、鹿茸加工销售。2014年,双阳农商行为其授信1000万元,期限三年,循环使用,主要用于收购鹿茸。公司先后与南京宁华食品、青岛九百松中药饮片、承德格林食品、韩国大成制药等公司签订鹿茸销售合同,年加工销售干鹿茸2000吨左右,实现收入近亿元。
鹿乡镇古称“盘古屯”,满语的意思是养鹿、有鹿的地方。张朋有夫妇二人在鹿乡镇经营一家双友鹿产品经销部,从事鹿副产品收购、销售。2016年初,他们夫妇在双阳农商行鹿乡支行贷款50万元,收购鹿茸。“梅花鹿,为我们带来了好福禄。”回想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张朋有满脸的幸福。
5年来,双阳农商行累计向梅花鹿产品深加工企业发放贷款2.6亿元,养鹿专业户发放贷款9600万元,鹿产品个体经销户发放贷款2.5亿元,助力“双阳梅花鹿”声名远播。
名参鬼盖平常见 材似人形不难寻
人参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的支柱,也是吉林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吉林省人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占世界总产量的70%。
素有“东北小江南”之称的吉林集安市,是全国的人参主产区之一。高铁军,土生土长的集安人,从事人参种植、收购、加工26个年头,2013年组建了集安市益崃参业有限公司,旺季雇工近200人。2015年在集安联社3000万元贷款支持下,高铁军完成了与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80吨红参供销合同,实现净利润近1000万元。“未来两年,我要向合作伙伴学习,保证供应人参质量,为打响擦亮长白山人参品牌,多用力、用好力。”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2010年吉林省政府发布《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至今,该省农村信用社已累放人参产业贷款51.6亿元,支持参农、个体工商户2.6万户,企业1474户,扩大了人参药食同源的范围。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是中国苹果梨之乡,这里有亚洲最大的苹果梨园,面积达2.3万亩。延边苹果梨属于白梨系统,是中国优良品种梨之一,素有“北方梨中之秀”的美称。1985年在全国苹果梨的检评会上,被评为全国第一优质梨。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延边苹果梨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全国各地的苹果梨都发源于此。
5月和煦的春风,吹开了洁白的梨花,沁人的花香流进了梨农的心田。杨立君,种植延边苹果梨20多年,现有梨树1500余株,年收入17万元,“今年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又是一个丰收年”,一想起金秋硕果压枝,杨立君满是信心。但是5年前却是另外一番场景。2011年严重干旱以及2012年的花芽冻害,给他带来了高达80%的损失,别说贷款本金,就连偿还利息都非常困难。但是,延边农商行龙井支行非但没有抽贷,反而全力支持其渡过难关。经过努力,杨立君2014年和2015年实现大丰收,逐渐改善了经济状况。每次谈到延边农商行雪中送炭的经历,他都说永远不会忘记这份情。
和杨立君一样,有着类似经历的梨农都隶属于延边龙井果树农场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51年的国有农垦企业,目前经营果园面积1500余公顷,果树19.8万株,从事果树经营715户、2152人,年产量1.7万吨,产值3500万元。延边农商行龙井支行近年累计为260余户果农发放贷款1400余万元,支持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贮藏技术,并发展农业旅游。每年5月的梨花节、10月采摘节,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游客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