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关最新公布的棉花、棉纱进口数量、价格等数据分析,进口棉、进口纱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国产棉、国产纱的性价比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河北省衡水市棉花贸易商吴健说,与去年同期相比,河北、山东等内地纺织企业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强,国内整个棉花产业的生存环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据了解,今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80.36万吨,同比下降18.87%,以往年份进口棉、进口纱严重冲击国内棉花产业的情况将逐步得到改变。吴健认为,国产棉、国产纱价格优势提高以及市场占有率上升,主要得益于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以及今年国储棉的定价机制利于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此外,国内棉花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改升级迅速也有助于国内棉花需求增加。
截至目前,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初步达到棉花及其产品市场去政策化的目的,国产棉、国产纱价格实现了市场定价的目标。很多纺织企业与棉纱需求企业在采购原料时,也开始乐于选择国产棉和国产纱。进口棉纱数量的减少将直接带动国产棉、国产纱消费回暖。当前国内棉花产业发展正在进入良性运行轨道,从棉花种植、籽棉收购与加工到最终的皮棉销售、棉纱及下游产品的消费等均比较畅通。当前国内棉花市场去库存化比较顺利,纺织等下游行业需求持续向好。
不过,鲁证期货棉花分析师范中兴认为,由于今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仍在下调,加上部分产区天气多变,新年度国内棉花供应缺口估计较大,这需要进口棉、国储棉来弥补。而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棉花和棉纱价格预计将不断走高,如果下游行业不能很好地把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消化掉,那么最终会对国内棉花产业形成不利影响。
(摘编自《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