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品牌建设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产品、支付工具,强烈冲击着人们对固有金融品牌的感知和认同程度。
农村金融领域并非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品牌带来了极大冲击,而陷入品牌“价值洼地”的农村金融机构则一直在探寻突破口,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品牌。
日前,记者从“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活动组委会获悉,经该活动专家评委会初审,“农信银杯第六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 活动候选名单已经产生,近200家机构从报名参评的500余家机构中脱颖而出,冲击“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榜单。候选名单于即日起正式公布,并开始接受公众投票。
本次“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设置为五大类共12项,分别为“品牌创新系列:包含全国农村金融十佳品牌创新机构、全国农村金融十佳品牌创新产品2项;互联网创新系列:包含全国农村金融十佳移动银行、全国农村金融十佳电商平台2项;管理创新系列:包括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流程银行、全国农村金融十佳绩效管理银行2项;新媒体传播系列:包含全国农村金融十佳内刊、全国农村金融十佳微视频、全国农村金融十佳微信公众平台3项;最美农金系列:包含最美乡村信贷员、最美服务窗口、最美金牌讲师3项”。
“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活动以“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为宗旨,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
此前举办的五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全国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机构、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个人积极参与,全国参与投票的社会公众达到100万余人次,300多个机构、人物、产品等跻身榜单。
本次活动以2015年度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发展方面的重大成就和经验为重点,及时宣传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经验,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品牌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国农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据了解,本次活动自正式启动以来,500余家全国各地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机构等农村金融机构(组织)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等形式,踊跃向主办单位报名、推荐或自荐参加。
在推荐、自荐阶段结束后,本次活动的专家评委会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并按照既定的办法和标准,确定了各个奖项的候选名单,即日起在本报公示并接受报纸投票。与此同时,“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微信公众账号也将启动公众投票程序。投票时间为2016年5月6日-5月22日。
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大典将于6月在北京举行,届时2016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也将同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