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研究员薛亮: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针对目前大部分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都是老人,年轻人不愿意种地的问题,薛亮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未来谁来种地?这是当前农业发展一个突出的矛盾。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怎么改革?薛亮认为,一个就是体制的创新,一个是科技的创新。通过体制创新,推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特别是像家庭农场这一类的新型主体的发展,逐渐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实际上家庭农场的这种经营方式也会变成一种类似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在这样规模化经营的情况下,年轻一代的有知识的青年,就会愿意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中间来。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大型的机械,采用先进的技术。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不是传统的方式去种地,而是用大型自动化的机械,并且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来实现智能化管理。希望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让年轻人重新回归农业生产、加工等相关产业中来。

    (袁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