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大部分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都是老人,年轻人不愿意种地的问题,薛亮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未来谁来种地?这是当前农业发展一个突出的矛盾。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怎么改革?薛亮认为,一个就是体制的创新,一个是科技的创新。通过体制创新,推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特别是像家庭农场这一类的新型主体的发展,逐渐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实际上家庭农场的这种经营方式也会变成一种类似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在这样规模化经营的情况下,年轻一代的有知识的青年,就会愿意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中间来。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大型的机械,采用先进的技术。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不是传统的方式去种地,而是用大型自动化的机械,并且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来实现智能化管理。希望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让年轻人重新回归农业生产、加工等相关产业中来。
(袁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