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会”听茶声:
一叶一芽总关情


    加大种茶补贴  推动茶业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

    □  本报记者    炼 晨

    “茶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当前我国从事茶行业的人数达到8000多万,占总人口的6%,因此茶产业的发展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这一群体的就业和社会安定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文新说。

    刘文新建议,加大对全国茶农的种茶补贴,在茶农购买茶叶机械时给予适当的补贴,降低茶农负担并提高茶农使用茶叶机械的积极性。进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对于符合绿色防控的生物性农药、植物源农药品种可按其价格的20%-50%出售给茶农。加大种茶直补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对茶农种茶予以150-350元/亩的财政扶持。

    刘文新在议案中指出,建议国家加大对基层检测机构的扶持力度,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撑,无偿为茶农的茶叶提供检测,既是对茶农的惠顾,更重要的是这将服务于广大消费者以及未来茶产业的发展。茶作为我国特色产业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建议将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园区试点,国家主管部门通过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茶产业经营体系建设的扶持,进而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和茶产业竞争力,提升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茶产业进行现代农业试点,以点带面,促进茶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茶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刘文新告诉记者,加大对全国茶农的种茶补贴一方面可增加茶农的直接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另一方面可加快茶产业转型步伐,促进我国茶产业快速向农业现代化迈进;同时,发展壮大我国茶产业,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加大中国茶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可以实现茶农富裕、社会稳定、国家文明富强。

    让“茶为国饮”助推民族复兴

    ——访全国政协委员、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

    □  本报记者 冯斯正

    在全新的经济常态下,如何通过茶叶提高整体民族素质和修养,如何更鲜明地确立“茶为国饮”的无争事实,全国政协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提出了3个建议。

    首先,加大茶文化在中小学生中的推广和教育,提高整体民族素质和修养。何一心指出,我国可以把茶文化正式引入中小学生的教育,让茶文化与茶知识走进课堂;将茶艺、茶道、茶礼教育等写进教科书,让茶文化植根校园,得到传承、发扬和提升;在校园内多开展茶事活动,帮助中小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茶叶发展史,通过茶事活动,也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此外,还可以建立中小学生茶叶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让中小学生走进茶叶产地,体验茶叶生产,学习茶文化。

    第二,何一心倡导“每天三杯茶”的健康茶生活。晨起一杯茶,激活生命正能量;课前一杯茶,提神醒脑,提高学习效率;午后一杯茶,消除疲劳,祛除睡意,保持旺盛的精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建议政府鼓励企业面向社会多做推广,宣传喝茶益处以及策划茶事活动,培养青少年“每天三杯茶”的习惯。

    第三,弘扬中国茶文化,推进“茶为国饮”的实质地位,定“全民饮茶日”。建议各级政府协调茶叶学会、茶文化研究会、茶叶流通协会等社团,联合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的活动,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打造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关部门要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茶文化宣传推广和教育,积极引导他们习茶、懂茶、爱茶,真正做到“茶为国饮”。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重建社会信用

    ——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

    □  本报记者   张 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茶行业为数不多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今年的议案没有直接涉及茶行业,但他对于食品安全的关心也与茶行业息息相关。

    俞学文指出,“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现在全国百姓的共同愿望。但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反而使我们的愿望变得难以企及。俞学文感慨说,如今有的食品可以说是“仿真”商品。化学添加剂成为食品的基本原料,模拟了食品的味道、气味、色泽,防腐剂用于增加保存时限,而真正的食品原料却成为了“添加”甚至根本不添加。

    他指出,造成如今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生产经营商道德缺失,也没有形成严格的监督体系。他认为,导致食品生产者道德缺失的原因与惩罚力度不足有关,过低的投“毒”成本让生产经营者冒险尝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甚至出现相对便宜的“毒”产品渐渐将守法商家淘汰出市场,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针对食品安全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俞学文提出了三点建议。

    他指出,首先要引入信用制度。现在,在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人们已经普遍养成了自觉遵守信用的习惯。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俞学文认为可以建立国民诚信库,加强对“诚信”这两个字的重视。

    其次要加强道德诚信建设,重建食品安全体系。他建议政府和组织机构建立诚信自律机制和约束引导机制,精心设计食品安全道德诚信方面的代表性指标及考评标准,以切实督促从业人员树立食品安全意识。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再次,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企业诚信建设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之一。俞学文认为,企业要把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纳入其发展战略,将诚信建设纳入企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中;制定诚信建设目标,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同时将信用评级、信用评估、道德准则制定、社会责任报告等纳入企业诚信管理目标。

    开发建设江城中、老、越三国边地旅游

    ——访全国政协委员、云南龙润集团董事长焦家良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云南龙润集团董事长焦家良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他关于帮助建设和开通中、老、越三国边地旅游环线的提案。

    他介绍,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三江环绕,犹如城池”,属于“老、少、边、穷”地区,但又具有区位独特、生态优良、资源丰富、文化绚丽的特点。历史上,还是云南通往国外的“水上茶马古道”之一。目前,国家旅游局已经批准开通经江城出境老挝的5条边境旅游线路,但没有建设成一条联通老挝、越南的三国旅游环线,因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帮助支持江城县建设和开通中、老、越三国边地旅游环线。

    一是成立“中、老、越三国边地旅游环线合作发展委员会”。从国家层面把联合发展三国边地旅游作为共同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一个由三国四省政府、企业界、学术界人士组成的官方性的合作发展委员会,具体运作中、老、越三国边地旅游环线建设和开通事宜,促进三国边地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二是制定“中、老、越三国边地旅游环线规划”和“建设中、老、越三国边地旅游环线时间表”。明确三国边地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分工、流程、建设、时序等工作,使环线的口岸、景区、道路、宾馆等建设和开通工作科学合理的推进。

    三是早日规划建设和提升中越龙富通道为国家级口岸。打破三国边地旅游环线的瓶颈,让人民群众早日享受“一带一路”和对外开放带来政策福利。

    四是快速推进三国边地旅游环线的软件建设。探索三国边地特定区域内“申根签证”“旅游一卡通”, 或在三国口岸办理落地签证,让第三国人员可以出入境,实现中、老、越三国旅游环线内无障碍旅游。

    创建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实验区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黄山市多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辉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陈光辉的身份很多。他既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新草农民专业社的理事长,又是黄山市多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理事。这些不同身份的同一个主题就是把循环经济、生态农业,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模式,引种到农民中。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的议案就是“创建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实验区”。

    他指出,多年来,落后的农业模式和化学农业导致中国农业使用了世界二分之一农药、三分之一化肥,污染日益严重。在传统落后的农业模式条件下,难以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转型、创新、升级。因此,他建议利用生物技术解决复杂的生态系统难题和农民社会群体问题。核心是发挥生物多样性,将生物链、产业链循环到底,实现生物多维。

    他的具体思路是创建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实验区,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他建议认真总结全国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发明创造,利用多维生物组合智造技术,解决复杂的生态系统难题和农民社会群体问题,打破传统农业的单一,重新给养鱼的农民、养牛的农民、养羊的农民、种稻子的农民、果农、菇农、茶农等设计亩收入达到5000-10000元以上的模式样板,将生物链、产业链循环到底,帮助农民亩收入提高到5000元以上。这是一场工程浩大的农业生物绿色革命。他还介绍了如平原玉米模式、生态稻田模式、山区茶园模式等亩收入达到5000-10000元以上的几种新型农业模式。通过建立与美好乡村多种新型模式鲜产品加工相配套的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改革实验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高效融合。

    他表示,作为一名长期探索中国农业新型模式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履职3年来,他始终围绕创新农业模式提出多项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他表示:“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信心和勇气。”为实现理想,今年他在议案中还建议:完成顶层设计,为2021年全面小康立法监督护航。

    茶旅融合发展  提升精准扶贫

    ——访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兴化县曹家镇展望村主任杨娟娟

    □  本报记者   安明霞

    杨娟娟是湖南省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28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说,去年她曾就“新化县和安化县茶马古道联合申遗”提交了议案,全国人大就此议案转交有关部门后,目前还在调研。

    湖南省兴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地理位置非常适宜茶树种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5万多亩,历史上著名的渠江薄片就源于这里。杨娟娟向记者描述着新化县的茶叶历史,话语中透露着骄傲之情。她说,近年来,兴化县非常重视茶产业的发展,重点打造渠江薄片、新化寒茶茶叶公共品牌,并通过旅游带动茶产业的发展,这对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兴化县在精准扶贫方面意义重大。

    渠江源景区位于雪峰山脉上的奉家镇,海拔在700至1200米之间,境内群峰叠翠,碧水长流,常年云雾缭绕,土地肥沃,为优质的茶叶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产茶叶香高味浓,鲜醇带甘,是渠江薄片的原产地。2013年,县里看到了渠江源的秀美风光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考虑如何将风景与茶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旅游和茶两大产业共同发展。2014年开始着手打造渠江源茶文化景区。一方面扩大茶叶的种植规模,一方面开发境内的旅游景点。1年的时间,景区便建成开园,境内新增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2000亩,开发了茶溪谷栈道游览区、姑娘河溯溪体验区、无二冲贡茶文化体验区,是溯溪、观瀑、品茶、摄影的美景胜地。该景区先后荣获湖南省十佳茶旅游景点,并被评为全国AAA景区。2015年10月,平均日接待游客量达到3000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旅游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景区建成后,为丰富茶文化内涵,县里文艺团体组织当地农民编排了茶歌、茶舞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在这里除了可以观看茶艺节目、泡茶、品茶、话茶,还可感受乡村旅游带来的快乐。同时,通过茶马古道的申遗工作,对全县茶亭、驿站、路碑、风雨桥等进行发掘整理工作,让游客对新化茶产业有一个丰富全面的了解。茶旅联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在对外宣传中,新化县坚持茶和旅游捆绑式宣传。无论在全国各种媒体上,还是各种博览会和节庆活动中,新化旅游和新化茶叶总是成对出现。

    杨娟娟说,通过茶旅融合,推动了新化县的“精准扶贫”。新化县推广积极的“茶旅融合”战略,在做大做强旅游业和茶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当地的百姓参与到基地和景区的建设中来,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如今,渠江源茶叶基地、天鹏生态园茶叶基地、天门寒茶种植基地是新化县的三大茶叶旅游基地,共发展茶园面积7000余亩,受益农户4万余户,12万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这些发展对提升全县“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