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银行更名改姓背后的抉择

□ 特约撰稿人 岩 源

 

    苏州银行的脱农、成都农商行的坚守、北京银行入主蠡州农商银行,是样本,还是个案,都无关紧要地淹没在银行的更名潮中,而且,一家银行的发展和改名与否并不会必然联系在一起,在市场通开的今天,发展的浪潮会冲淡个案的联想。

    银行的更名一直是一种时髦,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到中国建设银行,从广东发展银行到广发银行,从北京市城市合作银行到北京市商业银行再到北京银行,见证的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变迁。

    有的是因为产权关系变更带来的更名,比如深圳发展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湖南省的城市商业银行重组为华融湘江银行等。

    还有的是追求复古风,如盛京银行、汉口银行;有的是商场怀旧,像晋商银行、浙商银行;有的是追忆历史盛世,譬如长安银行、齐鲁银行。回顾近几年的中华大地,没有改名的银行少之又少。缺少点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基本没法辨别银行的前世今生。

    改名的潮流浩浩荡荡,无非是土变洋、小变大、长变短、今复古、村变城。这是一种发展文化,不难理解,不解的是不少银行竟把更名当成了业绩,动辄就是顺利完成更名、实现高大上跨越的宣传,令人暗笑。要说改名的贡献,大概在于拉动内需,在于GDP,改个名,从招牌装修、牌匾印章到传票凭证,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代价颇为可观。

    作为商业银行行列新生力量的农村商业银行也是更名潮流的追随者,改名者,多是将农村商业银行变更为农商银行(多限于简称),规避“村”字,然后设法去掉区域的描述,代之以科技、江南、联合、天山等华丽词汇。客观地说,取一个好名,确实有助于提升形象,尤其是改制之初,一个响亮的名字,无疑是一大笔无形资产,好名字有好彩头。

    不过,也有个别脱农的农商银行最终实现了从更名到质变的转身。苏州银行即为一例。

    苏州银行的前身为苏州市郊农村信用联社与吴县市农村信用联社合并重组的苏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4年12月28日,苏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组建为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全国第5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2010年9月28日,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苏州银行。2011年3月17日,中国银监会银监复〔2011〕82号文件批复同意,苏州银行监管隶属关系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序列调整为中小商业银行监管序列,标志苏州银行由农村商业银行转为城市商业银行。

    在20年前,江苏省也曾经有过一次农村信用社改姓的动议。在行、社脱钩(即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前的1995年1月,当时的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请示总行,拟将红花、石门坎、江东门、玄武湖、紫金山5个农村信用社并入所在地农业银行营业所,遭到了总行的否决。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批复明确指出:不同意将红花、石门坎、江东门、玄武湖、紫金山5个农村信用社并入所在地农业银行营业所,坚决制止了吞并农村信用社、混淆两种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倾向,阻断了5家农村信用社变身银行的梦想。

    与此相反,1998年对城市信用社进行整顿工作铺开以后,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全国却陆续有一批条件较好的城市信用社更名为农村信用社,开了城市金融机构更名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先河。据估计,当时全国更名为农村信用社的城市信用社数量应该较为可观,保守估计也在数百家之多。

    当然,也有城商行控股农商行的案例。河北省蠡县农村信用社因为较大的金融风险,在1996年全国性的行、社脱钩中是当时唯一一个没有转移隶属关系的县市。此后,蠡县农村信用社一直没有摆脱经营困境。直至2014年,北京银行接手蠡县农信联社,完成了蠡县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化解工作,并发起设立蠡州北银农商银行,新的蠡州农商行于2015年9月2日正式开业。引人注目的是这家城商行发起组建的农商银行没有改姓,依然是农村商业银行。

    规模快速增长的成都农商银行在业界颇为有名,但成都农商行一直较为低调,并始终高举支农大旗。在业务全面发展的同时,“三农”业务也不乏亮点。安邦集团入主成都农商行以后,该行相关业务定位并没有明显改变。

    苏州银行的脱农、成都农商行的坚守、北京银行入主蠡州农商银行,是样本,还是个案,都无关紧要地淹没在银行的更名潮中,而且,一家银行的发展和改名与否并不会必然联系在一起,在市场通开的今天,发展的浪潮会冲淡个案的联想。

    2015年12月,天山农商银行召开股东大会,决定增资扩股5.69亿元。此次增资扩股的背景是天山农商银行将作为主发起人,设立新疆银行。按照提案内容估算,新疆银行总股本为50亿元,天山农商银行占股20%。天山农商银行发起成立新疆银行,是一个由农商银行发起设立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创举,天山农商银行将因此载入史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