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2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回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三十年(三)

□ 湖南宁远农商银行 蔡建林

 

    农信社的内部经营管理

    农信社的内部经营管理主要包括业务的管理、控制与发展,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

    对农信社主营业务的研究集中在小额信贷方面,有学者从地方小额信贷的模式出发,或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相关信贷形式,或基于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要多样化;需要在贷前进行详细准确的考察信贷资格调查;从宣传教育以及信贷控制等方面培养农户信用观念;利率要市场化;扩大信贷形式,即增加信贷服务品种;加强对贷款的风险控制等。

    内部约束激励机制根源于产权制度的明晰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除了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考量外,人力资源管理是很重要的方面,需要对人员进出和薪酬激励机制作出有效的安排,建立适合农信社的内控激励机制。

    对农信社的监管的研究趋于一致,认为:其一,需要法律法规,并依法监管;其二,规范高管行为,加强法人监管;其三,确保安全运营,加强风险监管;其四,将内控与外部监管结合;其五,贯彻“严格监管,谨慎处罚”原则。

    相关的财税支持研究认为,我国对“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加上支持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严重,因此针对农信社的支持就更少,如何完善针对农村地区的财税扶持亟待完善。

    关于改革的不同观点

    1.对于农信社改革阶段划分的分歧,存在于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对于我们把握农信社的改革脉络和相配套的政策沿革不存在实质性的影响。

    2.由于农信社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繁多,以及农信社本身支农地位的特殊性,对于改革的动因,学者们从各种角度深刻剖析后,找到了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原因,即产权的不明晰。

    3.关于改革路径的选择,虽然存在诸多的制度选择争议,但是现实中的改革依旧遵循着渐进式改革模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恰当的政策选择,考虑到地域发展的差异和农信社本身的历史负担以及资本金充足率问题,加上当地对农信社政策职能的需求程度差异,多元化的制度考虑了当地当时对农信社最迫切的需求,避免了冒进式的改革对部分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的缺位。

    股份制可能是农信社的最终归属——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可能是中间阶段。资产状况良好的农信社股改上市之路也指日可待。但是,农信社股改上市之后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跌宕起伏的资本市场上控制风险、实现稳步发展。

    在股份制的道路上,如何对股份进行分配是另一个令人难以抉择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股份制的改革成功取决于民营资本。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规范股份制改造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控制农信社的股权,不仅可以保持农信社的基本属性,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还可以抵御民营资本的控制权扩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金融领域对民营资本的全面开放将是大趋势。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