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和区内经济形势,农信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积极服务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深化改革、稳健发展,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风险管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依法从严治社,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在“十三五”期间,如何续写改革发展的新辉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次大考。
从宏观经济视角看,当前,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是前所未有的。目前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既是换挡调速的固本强基,也是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发展之态,更是换低挡、稳油门、新动力、把方向的新阶段。适应新常态更需“心常态”,一方面要立足实际、抓住机遇,增强发展信心;另一方面要坚持稳中求好、好中求优、优中求进、增强短板意识,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从行业发展视角看,随着金融改革和创新对传统金融业态影响的不断加深,农信社平衡业务战略、管控风险、合理盈利的难度进一步增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信系统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面向客户、面向市场,创新流程、产品、服务和模式,不断提升经营发展质量和效益,永葆农村金融的活力;面对“互联网+”时代,农信社一社独大的格局已经打破,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的鲶鱼效应有所显现,互联网金融正以低成本高效率的野蛮速度挺进农村金融市场;面对奔腾而来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坚守“三农”市场这一方热土,精耕城区市场这片沃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十三五”仍是农信社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我们要着力解决业务发展质量、规模、速度和效益等根本问题,牢固树立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准确把握目标定位,保持“心常态”,不焦虑、不浮躁、不恐惧、不保守、不消极,以积极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开放的心态,积极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金融新形势,弥补短板,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的新难题、新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一股干劲拼到底”的责任担当,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推动新部署,创造新业绩,就一定能续写新疆农村金融的新篇章。
统筹城乡市场
做优“三农”业务、做大城市业务
当下的时代,对农信社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唯有践行普惠金融,端正服务“三农”市场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才能续写第二个黄金十年的辉煌篇章。深耕“三农”、县域市场,是巩固农村信用社传统业务阵地的必然要求;精耕城区市场,是拓展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强化担当意识,精耕“三农”。首先,要保证支农信贷的科学合理投放,保持农户贷款增量、增速高于上年水平。其次,要突出支农重点,着重拓展对现代农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再其次,要优化支农机制,坚持“小额、分散、广覆盖”原则,扎实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覆盖率。还要认真贯彻中央及自治区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贫困不除对不起历史的使命感,以决战决胜的勇气,以钉钉子的精神,用真心、动真情、扶真贫,确保扶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忧患意识,精耕城市业务。一要锁定目标、绑定客户。2015年12月20日-21日,中央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习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分析了城市发展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城市市场对于信用社来说,涉猎较少、涉猎不深,要把公职人员、公务员、小微、个体经营者作为业务发展和效益提升的增长点。依托城市群发挥个贷业务优势,紧紧围绕财政专户、涉农账户、市场商户、专业大户、公职人员等客户群体,进行扫街式营销,在中心城区、商圈、人口稠密区和重点商业区等客流量大、市场竞争激烈区域的营业网点,探索错时服务和延时服务,不断强化客户的黏性。
二要巩固基础、突出重点。加大城市群客户拓展、营销,并不是脱农、弃农,而是以城补农的最佳体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扫街清户”“摆摊设点”等活动,深耕细作城区市场,细分客户群体,制定具体的营销措施,加大营销力度,抢占优质资源,提高业务渗透力与市场占有率,真正把城区市场站稳守牢。另一方面,城区是拓展中间业务的蓝海,要统筹发展结算、代理、保管箱、银行卡等传统业务和资信评估、咨询顾问、财富管理等高附加值的业务品种,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多管齐下控风险
遏制不良贷款“双升”
面对经济金融新常态,农信系统要准确把握新的经济环境对信用风险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应对新的经济形势给信贷风险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坚持守住底线、切实转变理念、突出防控重点、强化信贷管理、积极务实攻坚。
守住底线。农信社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守住了风险底线,就守住了生命线。当前,金融产品日趋复杂,风险的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显著增大,行社稳定资产质量的压力越来越大,风险管控压力也在持续增大,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从源头防范和化解风险,防止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切实守住风险底线。
转变理念。在经营管理和产品创新中,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不触政策红线;在业务发展中,实行全过程、全流程风险管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扎实推进风险管理,变被动防控风险为主动经营风险,增强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突出重点。密切关注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集团客户、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连环担保、交叉违约等外部风险传染。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建立符合行社自身特点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做到对流动性风险的有效管控,密切跟踪货币政策变化和市场流动性的形势,合理规划资金来源和应用,科学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防范短借长贷期限错配产生的流动性风险。重点加强风险感知和响应的动态管理,严防声誉风险的发生,从单一的资产安全管理向立体式的风险防范体系转变。
强化管理。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落实好贷款“三查”制度,这是防范信贷风险的不二选择。贷前调查要做到准,客户经理对借款人的财务、资产、诚信、贷款项目的可行性,抵质押物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等要了然于胸,严格审查担保人的担保资格,抵押物的变现能力做到情况真实、数字准确、责任明确。贷时审查审批做到稳,贷款审批必须坚持审贷分离原则,贷款必须经贷审会研究后发放,对不符合要求和手续的贷款决不能发放。贷后检查要做到紧,要绷紧贷后管理这根弦,客户经理、信贷员对发放的贷款要勤跟踪、常监督,发现风险苗头与隐患及时采取果断措施。
务实攻坚。要营造清收环境推动不良“双降”。主动向党政汇报清收不良贷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取得党政的关心和支持。加强与纪检、监察、财政、工商、税务、国土、住建等权威机关和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在执法方面得到支持与帮助。发挥村组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强化与村组干部的联系、协调和配合,调动群众力量和资源参与清收不良贷款。同时,要加大财力投入方面推动不良“双降”,加大呆账核销力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