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2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分与合的统一
——探求城市垃圾围城的解决之道(下)
□ 本报记者 张 成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垃圾围城”的困扰。随着垃圾数量的激增和垃圾污染事故的频出,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陆续在居民小区设立100余个环保旧衣物回收箱,居民不再将旧衣服随便扔进垃圾桶,而是放进箱中供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回收后的旧衣物进行集中分拣处理,符合捐赠的旧衣物,由回收公司经过专业清洗、消毒后,捐赠给有需求的农村学校、孤儿院、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其余废布经过环保处理,由回收公司按市价收购进行循环再利用,制成棉纱、无纺布等,并将款项部分捐献给希望工程办公室,用于爱心助学。图为亳州市御花园小区的居民正在往旧衣物回收箱投放旧衣物。 刘勤利 摄  (cnsphoto 供图)

    如今,在众多的回收资源中,城市垃圾因其低廉甚至亏本的回收价值,成为回收资源中的鸡肋,弃之不妥,收之亏本。为了应对城市垃圾问题,我国在多年前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政策,而效果并不明显。垃圾分类为何成绩平平?在日前召开的首届城乡垃圾分类与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暨广州经验分享会上,再生资源行业的代表就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垃圾分类

    破解城市垃圾之本

    再生资源回收首先要对资源进行分类处理,而城市垃圾由于生活消费品的种类繁多而造成其成分复杂,对其进行分类尤为重要。广东省广州市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的核心就是垃圾分类,并将垃圾回收全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运输和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处理是广州市应对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通过垃圾分类处理的四个阶段不仅有效解决了垃圾围城的难题,而且解决了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垃圾分类中界限、作用和融合的问题。”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介绍,第一个阶段垃圾分类投放需要民众的参与配合,政府出台政策通过鼓励、奖励、宣传、劝导等措施,促进民众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鼓励民众将能卖的拿去卖,建立民众与回收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投放与收集的衔接,使大量的报纸、木材、塑料、玻璃等资源得以回收。在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这两个阶段,为了确保垃圾的有效利用并避免二次污染,全部由国有企业和城管委100%承担。经过几年的试点,广州市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稳步推进,目前已在社区推广,目标是把垃圾分类进行普及,提高分类投放的准确率,实现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公众责任的统一,使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成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既然垃圾分类处理是解决城市垃圾的有效手段,那么从1957年开始,我国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经过多年的发展,为何仍然没有显著的成效呢?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巡视员赵鹏高指出,城市垃圾分类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首先要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最终要成为城市居民的自觉行动,如果民众环保意识不强,垃圾分类就是空谈,要让每个家庭都知道,产生的垃圾怎么分类,怎么回收,有何益处。其次要实现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垃圾分类需要有人管理指导,分类是否正确,需要管理体系评价并执行奖惩机制。再次是资金保障。资金是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需要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建设足够多的无害化处理工程。由于城市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政府的投入大都用于城市垃圾的收运,垃圾处理难以满足无害化治理的要求。最后,垃圾分类要逐步实施,有条件的先推行,没有条件的,慢慢创造条件,农村以村为单位,城市以小区为单位,而且要固定,才能搞得好。

    另外,据记者了解,垃圾分类和运输、回收是相辅相成的,必须要有完整的配套体系。现在我国好多城市前分后混的问题比较突出,前端分类做得很好,但是后端回收配套设施不健全,造成回收环节出现打包处理的现象,使得分类变成徒劳,事倍而功半。

    “两网融合”

    开辟垃圾分类新途径

    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缓慢推进的同时,互联网在再生资源行业的应用,为城市垃圾分类带来了新的福音,让垃圾分类回收多了一种途径。

    2月17日,在丰台区芳城园社区,张大妈拎着一摞贴着二维码的废报纸,向放置于小区里的全新设计的再生资源回收柜投了进去。张大妈说,这种方式挺新鲜的,用积分换钱,比卖废品挣得多。如今,在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参与到这种有趣有益的回收体系中。

    北京市环卫集团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罗伟表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城市垃圾回收,可以有效调动百姓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对于垃圾分类的整体进程来说,居民个人的主动参与至关重要,而奖励措施无疑是最有效的鼓励。然而,过去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很难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给予居民鼓励。而互联网回收的核心在于通过二维码的应用绑定住户的信息,与居民身份建立起对应关系,从而使以较低的成本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奖励成为可能,由此提高了前端回收网络的组织化回收水平,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合一”的规范化运营,使城市垃圾实现分类。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认为,“两网融合”是对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方式的有力促进。首先,“两网融合”有利于推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模式创新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垃圾减量及再生资源资源化利用;其次,“两网融合”推动再生资源企业、环卫企业积极参与到“两网融合”的实践中来,使环卫企业加入到城市垃圾分类体系中来;此外,“两网融合”有助于构建从垃圾分类回收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商业模式、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实现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目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