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路。会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现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已经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但是究竟什么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恐怕有些人还是不太明白。那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文字,来认识农业供给侧改革吧。
我的名片
姓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标:
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途径: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注意事项: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
动力: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高库存、高成本、农业短板的形成原因
高库存——“两个前所未有”“三量齐增”
具体来说,“两个前所未有”指,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达到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前所未有。
“三量齐增”指,粮食总产量十二连增、进口粮食不断增加和社会粮食库存总量不断增加。
库存高与托市收购和临时储备政策有关。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三大主粮作物之一的玉米。在临储政策的推动下,玉米的比较效益明显,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2012年,在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9连增的时候,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据统计,2012-2014年,连续3年启动的临储玉米收购累计收购量超过1.8亿吨,同期竞价销售成交量仅为3000多万吨,国内玉米库存不断增加,供应压力加大,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格局进一步加剧。
高库存形成的原因还有深加工下游需求持续疲弱,玉米工业消费增长乏力;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严重,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下游加工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进口玉米替代品,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玉米供大于求的程度。
高成本——托市收购和临时储备政策
同样以玉米为例,玉米于2008年首次启动临储,价格为0.75元/斤,随后于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提价,2014年跟2013年价格保持不变,处于临储价格最高位为1.12元/斤,至此累计提价49.3%。2015年,玉米临储政策进行调整,虽然仍然执行该政策但是临储价已经下调至1元/斤,即便如此也比启动政策之初提价33.3%。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农产品成本高,出现国内外价格倒挂原因复杂,不能简单地说是中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价格上涨,其中有很多因素都值得进一步去分析。他认为,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除了国内执行临储政策,提价速度明显高于国际市场的幅度,助推了国内外价格倒挂以外,还包括国际市场价格下跌的幅度超过了国内同期粮食价格提升的幅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升、最近两三年的全球能源价格的暴跌导致货物海运价格的明显暴跌等。
农业短板——农业自身的特点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且呈现比较效益日益下降的趋势。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更倾向于发展其他产业来获得丰厚收益。种种效应叠加累积,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得不补齐的“短板”。因此应坚持问题意识,以协调发展理念补齐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板和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
(综合)
链接
“供给侧改革”,通俗讲,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经济理论一般认为,供给侧主要有五个要素,即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曾表示:“当前,中国的问题既有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有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既有产能普遍过剩的问题,也有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没有能够提供人们满意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2014年中国居民出境人数达1.17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中国内需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假象。”
供给侧五要素
劳动力 土地及自然资源 资本 制度 创新
专家眼中的我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今年改革重头戏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表示,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年农村改革的大头。他说,今年还要推进粮食供给制度方面的改革,基本的共识已经形成,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陈锡文指出,当前粮食问题面临一个突出矛盾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存在明显的偏差。“进入新世纪以来这15年,粮食的生产结构上出现明显的变化:大豆的产量不断降低,但需求增长最快的正是供求缺口最大的一个品种;玉米的产量急剧增长,15年来翻了一番。增产的未必是需要的,减产的恰恰是需求必须满足的。”
因此,陈锡文表示,2016年的农村改革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是一个大头,也是要解决中国农业在自己的道路上实现现代化、提高自身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推进改革需探索创新农业支持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于大众农产品进行去库存,调整粮食供给;另一方面,除了保障农产品数量充足,中央目标是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体包括降低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在质量安全上满足消费者需要。”
李国祥表示,目前我国农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农业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租金高,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加快流转,租金成本上升速度快;二是人力成本高,未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三是物化投入高,农药、化肥滥用现象严重。“要想解决这三个问题,首先在土地制度上,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让农民以入股形式参与分红,调低人们对流转土地租金上升的预期;其次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以机械替代劳动降低人工成本;再次是提升农田施肥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不能完全延续过去的农业支持政策,当然也不意味着彻底抛弃粮食十二连增的所有支持政策,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支持政策,而必须对现有的农业支持政策措施有留有舍并作进一步改进。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我国曾连续多年实施托市收购,经过2014年的政策性收储制度改革,目前只有小麦、稻谷和玉米保留托市收购。根据去库存和降成本需要,今年小麦最低价收储政策基本稳定,而稻谷和玉米收储政策可能会作出调整,其中稻谷政策性收储范围和价格都有可能调整,而玉米收储政策调整的力度可能比较大。但是,稻谷和小麦一样,与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关,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决定了稻谷收储政策不会发生急剧改变,而玉米不属于口粮,且种植效益偏高,农民将玉米作为“铁杆”庄稼而不愿调减,国家必须显著地调整玉米收储政策。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探索农业结构调整新途径和发展方式转变新突破,相应的农业补贴政策也会显著地调整并进一步完善,其中在全国范围内归集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且归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可能性比较大,同时让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主体能够成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一部分收益主体。国家在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也会十分注重农民能够共享发展红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力度不但不减,而且还会出台政策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发展,这与其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明显区别。
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完成五大任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产业中心副主任信军表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偏松转变也越来越明显,农产品市场价格结束了以前连续多年明显上涨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感到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也感到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目前,我国粮食国内国际供给量都有相对过剩的现象。故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为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激烈的竞争,我国农业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国外国内两种资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尽可能地选择错位竞争战略,克服我国农业成本价格竞争劣势。二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在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转型升级、渔业养殖布局结构调整、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渠道、种植业布局结构调整的同时,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三是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四是要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是基础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难题,都需要财政的有力支持。五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科学地利用农业稀缺资源和有效地配置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另外,要拓宽流通渠道,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二级教授孔祥智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仅仅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法的延续,也是瞄准农业领域发展问题所提出的针对性、战略性举措。通过供给侧改革,能够找到新的农业发展路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四化”同步。当前,农业领域的供给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避免土地掠夺式经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者离开农业、农村;为农民工到城镇就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从而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动力。
第二,农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能够减轻国内耕地、水等自然资源的压力,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场导向,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次结构调整的主体是近年来新型经营主体,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是商品农产品供给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而结构调整的任务也隐含着进一步促进这些主体的发展,提高其发展的质量,这也是结构调整的内涵之一——农业生产的主体结构,即通过主体结构的改变推动供给结构的改变。
第三,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根据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要确保稻谷、小麦等口粮的生产,既要保耕地,又要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包括粮食最低保护价格的改革以及现有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近年来,粮食领域出现了“三量齐增”的现象,即产量增、进口量增、储存量增,这是由于最低保护价政策和收储政策相互交织而导致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没有正确运用这两个政策工具的结果。因此,让粮食价格回归市场和让粮食储备回归市场是这次改革的中心任务。
对于一个接近十四亿人的人口大国而言,粮食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由于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而导致环境负担、经济负担过重也是一种不经济、不理性的行为。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将会对粮食产业瘦身、强体,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粮食产业,进而提高整个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本报综合)
编后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虽然只有简单九个字,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必须考虑这么多农民怎么办?正如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底线一样,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改革的重要基点。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增强有效供给。这就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很多例证已经显示出,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粗放经营、追求数量,导致产品质量偏低。而现实的情况是,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在逐步提高。所以必须认识到,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使农产品供给不仅数量充足,而且质量、品种也契合消费者的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正如会议提出的,在实践中,应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当然,经营规模要适度,推进要循序,同时需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当前整个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政策支持、科技投入、模式创新等因素的必然存在。所以,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突出一个“变”字。因循守旧,没有出路;只有创新改变,才能实现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