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单证标准化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国际贸易单证壁垒每年使广东损失200多亿美元

 

    “一笔出口贸易的手续涉及生产、订购、银行、保险、运输等45个机构出具的单据、文件、证书等近360份单证,有一项出错将导致出口受阻。”近日,广州市质监局组织该市技术性贸易壁垒联合应对体系(以下简称TBT)开展的调研结果表明:在广东省每年4000多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中,企业因国际贸易单证问题造成的贸易壁垒,以及对单证标准不了解而造成货款无法回收的比例达5%,总额损失约200多亿美元,是发达国家0.25%差错率的20倍。

    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体系建设,帮助企业了解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技术壁垒现状并有效应对,推广实施单证标准显得迫在眉睫。

    据了解,单证作为国际结算中应用的单据、文件、证书等,是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信息及其承载方式。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建立了完善的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体系。虽然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启动了单证标准化工作,但由于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程序和单证标准缺乏了解,贸易单证的数据和格式不符合标准或不统一,导致单证与货物不一致,数据交换无法进行,造成滞关、压仓、退货、货物损毁不断发生。

    去年7月,广州市质监局联合外经贸局、海关、TBT中心开展对出口企业遭遇单证标准化壁垒情况调研活动。调研结果显示,单证手续较为复杂,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制造技术壁垒的手段,最容易遇到单证贸易壁垒问题的是欧盟和美国,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滞关、压仓、退货和货物损毁,从而导致我国出口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

    据调研统计,高达88%的企业因为单证问题而导致滞关压仓,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45%的企业出口量下降,失去了部分国际市场份额;5%的企业因出口受阻而退出了国际市场;高达60%的企业在出口过程中曾因单证填写内容不符、单证不齐全或单证格式不符等问题而导致出口受阻。

    企业普遍反映,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单证是跟单信用证,出错率高达60%以上;其次是报关单、原产地证书、托运单、保单等,出错率达到40%以上。

    调研发现,目前这种状况主要是企业对国外单证标准化壁垒认识不够,对单证标准缺乏了解,系统应对壁垒意识不强。企业遭遇该技术壁垒后,大多数靠自身通过相关网站查询信息或咨询报关公司来解决,效果不甚理想。为此,企业纷纷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等权威机构的帮助,譬如及时提供国际贸易单证信息、建立信息绿色通道,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完善国家单证标准体系以及举办单证方面的培训和研讨等。

    目前,广州市质监局针对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技术壁垒问题,启动了单证标准化技术壁垒应对工作。

    (沈 洪)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