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抢抓机遇求发展 主动作为谋新篇
——总社六届二次理事会议典型经验交流专题报道(一)

    2016年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推开的第一年,为了推动改革更好更快的取得实效,1月17日上午,河南、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南京6家单位在六届二次理事会议上从农业社会化服务、社有企业发展、合作金融等方面就各地供销合作社已经取得的经验作了发言。本报特对这些发言材料整理刊发,以在更大的范围进行交流和推广经验。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中发11号文件精神,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重点,立足河南农业大省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省情农情,全力推进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政府认可、农民满意、自身发展的多赢效果。

    取得成绩

    全省系统实现销售4629亿元

    同比增长17.04%。

    主要做法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一是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设立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对基层社的扶持,分类推进基层社改造,对“薄弱社”“空壳社”实施“三有”(有场地、有人员、有网点)改造工程,2015年共改造“薄弱社”“空壳社”55个,全省1877个基层社经营能力不同程度提升,组织覆盖全部乡镇。县及县以下实现销售收入3820亿元、利税43.86亿元,分别占全系统的82.5%和80.3%。二是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按照有组织、有制度、有手段、有规模、有效益标准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强化与农民利益联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系统发展农民合作社6361个、联合社76个,发展社员157万个,年助农增收71亿元。三是推进综合服务社建设。发挥供销社经营服务优势,整合系统和社会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全系统累计规范建设综合服务社5.92万个,覆盖了全省98%以上的行政村。

    完善经营服务网络,强化为农服务支撑

    一是创新农资经营。推进农资物联网运用与示范项目建设,在粮食主产县和交通枢纽建设区域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在所有乡镇和大的行政村建设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农资放心店,开展农资连锁配送,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重点加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全系统创建各种批发交易市场183个,年购进农副产品618.6亿元,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48个,交易额150.5亿元,积极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按照总社“一个意见、三个方案”要求,制定实施意见,确定27个省级示范县,强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省社投资2000多万元,注册成立河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组建集交易、金融、信息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电商平台,对上与总社平台对接,对下与系统内6000多个专业合作社、800多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00多家龙头企业对接,全力打造“网上供销社”。目前,半数以上省辖市社已建成了区域性、专业性电商平台。

    创新农业服务模式,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召开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会,推广洛阳市土地托管模式和经验。2015年,全系统成立土地托管中心102家,建设1000亩以上的土地托管示范基地126个,围绕大田作物生产环节,全程托管和半托管土地147万亩,较好服务了河南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联合省粮食局,依托省社豫丰农产品公司,积极拓展土地托管、粮食收储加工、秸秆综合利用、农资商贸市场等新兴业务,打造“河南省供销社粮食综合产业园”,已签订托管土地协议1.5万亩。项目运营后,可托管土地30万亩、仓储粮食8万吨,日产专用面粉280吨,日加工纸浆100吨。二是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发挥农资经营优势,联合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服务站点,发展庄稼医院4257家、机务队1321个,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89万亩,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66.3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40.22万份,提供市场信息25.48万条。三是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总结推广濮阳清丰县供销合作社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的做法,2015年全系统安全统筹收入突破1800万元;4个省辖市开展了农村合作经济互助服务试点;新乡市供销合作社与建设银行合作,建立金融服务代办点300多个,为农民代办各类金融业务2亿多元。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做优做强社有企业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2015年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围绕中发11号文件精神,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按照“市场决定取舍、服务决定成败、效益决定生死”的原则,科学谋篇布局,搞好顶层设计,切实把握好改革发展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努力实现做强做优做大。

  取得成绩

  社有企业总收入486.47亿元,同比增长24.6%;利润10.45亿元,同比增长31.6%;系统电商销售额295亿元,是2014年的15倍。

  主要做法

  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一是理顺社企关系,盘活体制机制。省社认真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健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将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全部予以归位。指导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努力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双文明”目标责任考核及结果运用。二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确立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一体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五大集团”“十大股份”“十大产业”,实行“大型集团+主导产业+专业公司”的发展路径。抓住市场低迷的时机,放大社有资本功能,在保持控股地位、确保控制力的前提下,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社有资本布局结构。先后在上海自贸区和武汉东湖高新区发起设立棉花产业并购、新兴产业投资、农产品市场建设等7支产业基金,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农产品加工流通、战略性产业为重点进行股权投资。三是加大企业融资力度。发挥省社资产管理公司平台效应,加强银企合作,授信总额突破300亿元。四是狠抓项目建设。紧抓国家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系列产业政策机遇,与中农、中棉、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中再生等企业联合合作,与省商务、交通、邮政、新闻出版等部门紧密对接,共同建设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构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夯实产业基础。

  做大优化主营业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省农资集团积极推动渠道下沉、技物结合,在全省建成29个区域配送中心、2282家农家店、172家农资专业合作社,以及428家集农资配送、农机植保、庄稼医院于一体的“三农”服务中心,承担化肥淡季储备65万吨,牢牢占据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地位。银丰集团扎根新疆,掌控优质棉源,推行以销定购、以效定价、期现结合、套期保值的模式,有效预防化解市场风险。省社全面布局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江汉平原农产品交易大市场现已累计完成农产品交易59万吨,交易额65亿元。十堰市供销合作社与中农垦、北京二商、亿客隆等合作,推动以“武当山珍”为代表的特色农副产品进入京津冀市场。省供销惠侬集团以股权投资、连锁加盟、合作经营等方式,联合近20个县级烟花爆竹企业,形成完整统一的经营网络。荆门东方百货主攻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全年销售总额32亿元,成为当地最具实力的商业航母。省再生公司主导推动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园一网”建设,与格林美公司合作开发推广手机客户端软件“回收哥”,开展“互联网+分类回收”业务,全系统再生资源年回收额同比增长15%。

  瞄准涉农新兴产业,拓宽经营服务领域

  一是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土地流转、大田托管试点,实施生态养殖、良种培育、再生稻种植等新型农业项目,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成“裕农网”“裕农购”两大全省性农村电商平台,多个县级运营中心和近万家村级服务网点,成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企业。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开展“建行裕农通”普惠金融业务,实现存取转贷交易额3234万元、代缴费超过3亿元。三是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设立以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保险代理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现代化类金融服务集团——湖北合作投资集团,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产业链多元化、定制化金融服务。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抢抓综合改革试点机遇 构建双向高效综合经营服务体系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中发11号文件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组织、经营、服务和管理创新,加快构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高效对接、双向流通、各业务板块有机融合的综合经营服务体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取得成绩

  基层社实现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3.77%

  与市、县社共同组建公司75家

  与65%的试点县社实现产权对接

  主要做法

  龙头带动、强化合作,加快建设现代经营服务网络

  一是推进产权联结,对于经济基础较好、干事创业积极性较高、联合合作意愿较强的市、县供销合作社,省社通过对接重组、相互参股、联合投资等方式,推进直属企业与其进行产权和资本联结,加快构建高效对接、双向流通的经营服务网络,着力创新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业务对接。对于暂时不具备产权合作条件的市、县供销合作社,省社通过物流配送、连锁加盟、共建配送中心等方式,推动直属企业与其进行业务对接,着力形成规模优势,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依托省级粮油经营企业,联合各地供销合作社建设粮油连锁经营体系,积极拓展粮油生产、仓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经营服务。目前,广东新供销天润粮油集团已在省内建立配送中心31个,覆盖全省各地市,发展粮油连锁超市385家,启动建设总库容20万吨的粮食储备基地。三是推进服务连接。适应广东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发挥省级农资经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建设以农技服务为导向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着力为基层社、农民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系列化全程服务,促进农资流通向农技服务转型。目前,广东天禾农资股份公司已在省内建立配送中心33家,拥有农技服务专业队伍400多人,每年开展统防统治面积超过6万亩,打造了一批“天禾好作物”品牌。

  上引下联、拓宽领域,着力建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一是搭建综合平台。坚持共建共享,依托省市县三级社有企业,建设一批集交易配送、质量检测、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业务于一体,有效连结各业务板块和层级节点、一网多用的综合经营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5个试点县的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运营。二是带动基层发展。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为载体,对接重组基层社经营业务和服务网点,强化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如惠东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会资本建设大岭农产品服务中心,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为28家超市和18家学校开展农产品配送服务,全年销售农产品6000多万元。至2015年底,试点县社均强化了对基层社的监督管理,基本完成了对基层社的改造重组,基层社经营活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发展电子商务。各市、县供销合作社因地制宜,利用实体网点资源和物流配送体系,发展以辐射本地区为主的区域性电商平台,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实现线上线下双向流通、融合发展。英德等5县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定为电子商务示范县。2015年12月,省政府在英德市召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场会,大力推广英德市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经验。

  加强协调、整合资源,为改革试点提供资金保障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强化县级供销合作社职能、建设为农综合服务平台、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经营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资源向基层下沉,利益向基层倾斜。近两年,省社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用于试点县供销合作社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合计8816万元,占所争取到资金总数的53%。二是建立合作基金。省社成立供销合作社合作发展基金,吸引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注入,统筹支持基层建设和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重点项目;同时支持直属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成立广东恒万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基金和广东天润国坤农发基金,引导扩大社会投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基层发展。三是拓展农村合作金融。依托省级合作金融企业,围绕供销合作社产业链,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及上下游客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小额贷款、供应链融资等农村金融服务,2015年累计发放贷款金额6亿多元。

  规划

  下一步,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将按照全国总社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综合改革试点成果,推动全省系统综合改革全面深入实施。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