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学习贯彻总社六届二次理事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适应新常态 遵循“三把握”

□ 本报评论员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刚刚闭幕的总社六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回顾总结2015年工作的基础上,对全系统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在综合改革全面铺开的2016年,对于供销合作社系统来说,得时并顺势尤为重要。会议提出,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这样的背景,没有对新常态的准确认识,改革可能偏航,没有对新常态的逐步适应,发展会陷入盲目。供销合作社系统唯有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改革才能沿着既定的方向稳步前行。

    适应新常态,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部署。“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没有对宏观形势的准确研判,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难以顺风顺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些新理念新部署,为供销合作社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常态,各级供销合作社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转变,成为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需要各地凝聚智慧,因地制宜探索出可行有效的发展路径。

    适应新常态,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因循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旷日持久。”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供销合作社,如果不能顺应农业农村的新形势、新变化,改革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发展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还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关于  (上接A1版)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需要供销合作社担负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而完成好党和政府赋予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供销合作社系统上下齐心协力、下更大工夫,通过改革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要把基层这一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建设好,尽快扭转基层薄弱的局面,切实打牢基层发展的基础。

  适应新常态,需要准确把握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4.3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利润381.9亿元,同比增长7.8%,上缴税金367.3亿元,同比增长9.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数据成为供销合作社一年来改革发展成效最有力的说明,也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农民群众的充分信任,社会各界的关注认同,成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最大优势。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实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合作金融审慎探索……经过三年来的艰苦努力,一些体制机制难题正逐步化解,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形成,事业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快孕育和释放。这些为新时期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值得庆贺,值得欣喜,但更需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更需要以努力和创新来巩固已有的成绩。

  功崇唯志,行之有恒。适应新常态、完成新任务需要全系统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 全力以赴促改革,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供销合作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