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社要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建功立业
——参加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专题研究班学习心得体会
□ 姜继美

    2015年11月23日至27日,中组部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举办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专题研究班,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旗)政府负责人58人参加了学习培训,我有幸作为陕西省代表,参加了这次专题培训。短短5天,通过聆听领导专家授课,实地参观了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百花蜂业科技发展股份公司等,以及与专家、学员之间座谈交流,让我对基层社改革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

    学习中——收获了什么

    这次培训学习收获颇多,特别是加深了对《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文件精神的理解,文件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中的职责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定位,以及下一步的生存、改革、发展等做出了战略性安排部署,是指导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供销合作社改革的重点,即在组织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制中改革创新,使供销合作社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掌握了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工作方法和底线,不能把为农服务的宗旨丢了,不能把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势整没了,不能把合作社已有资产改少了,不能把市场经济方向搞偏了。主要有四点感受:

    一是期望很高。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系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这“三个成为”期望很高。

    二是定位很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不变,做到为农、务农、姓农;必须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这“两个必须”定位很准。

    三是空间很大。《决定》中好的政策得以延续,又结合新常态,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政策空间很大;同时,《决定》中提出改革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创新发展空间很大。这“两个空间”让基层供销在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四是要求很严。重视供销合作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要站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供销合作事业,这“一要求”,作为县级党委政府深感责任很大。

    回来后——工作怎么干

    镇安县作为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县,总体按照全国总社和陕西省社要求扎实有序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完成改革各项任务,向着中央要求迈进。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以实施供销合作社扶贫为突破口,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为精准扶贫出力,以精准脱贫成效为供销合作社系统添色增彩。选择供销合作社扶贫这个突破口,理由有三:其一,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其二,供销合作社成立60多年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是覆盖最广泛、体系最完整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着为农、务农、姓农的基础;其三,镇安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截至目前,全县还有5.2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平均每年要减贫1万多人,脱贫摘帽将是“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

    供销合作社扶贫怎么做,结合镇安实际,重点实施“四个一”供销合作社扶贫行动计划,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建功立业。

    一是创办一个供销合作社扶贫园区。依托镇安供销集团,进一步整合县工业集中区中的百盛缫丝厂、盛华茶叶精细加工厂、天地源果蔬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等10家供销企业资源,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创新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扩大规模、帮助贫困户创建品牌开拓市场,打造成为省级供销合作社扶贫示范园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探索一条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新路子。同时,在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发展壮大自身,增强服务功能。

    二是抓好一个供销合作社扶贫产业。蚕桑产业是我县供销合作社长期主管扶持的传统主导产业,为县域经济和群众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县通过建立基地、培育强村、扶持大户、创新模式,加快推进了蚕桑产业发展。2015年,全县养蚕1.5万张,建设基地3000亩,建成3200绪百盛缫丝厂,年实现产值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带动5000多贫困户从事蚕桑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县将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具体措施,依托百盛缫丝,发展基地村75个、示范户400户,产收鲜茧200万斤,蚕农年均增收5000余元,百盛缫丝成为我县首家外汇企业,让蚕桑产业引领我县融入“一带一路”。

    三是建立一套供销合作社扶贫机制。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引领、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发展供销专业合作社50个,吸引贫困户参与供销流通各个环节,使农户成为产业链条的“第一供应商”,帮助贫困户多渠道增收。全力与陕西供销集团合作,建设镇级供销智慧超市10家、农资放心店15家,积极引导供销业主参与社会扶贫,在贫困户购买农资物品方面给予5%以上优惠,同时免费为贫困户代销农产品,让群众感受到“老供销”回来了。进一步规范支持栗乡茶叶、弘盛蚕桑、南山核桃、油用牡丹等联合社发展,创建省级名牌产品2个、著名商标2个。积极落实“互联网+”,大力发展“网上供销”,建设县级供销在线运营中心1处、镇级电商工作站15个,统筹推进雪樱花魔芋、镇安大板栗等电商平台建设,形成山地农产立体化营销网络。

    四是实施供销合作社扶贫一万人工程。按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五个一批”要求,着重要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中建功立业。围绕茶叶、蚕桑、魔芋、林果、养殖等主导产业和油用牡丹、刺绣、中蜂等新型产业,让供销企业统一农副产品收储、加工、包装和销售,实现贫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实现大众创业。依托全县108个规模移民搬迁点,配建供销合作社扶贫企业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搬迁户就地就近就业。到2020年,1万贫困人口通过供销合作社扶贫实现稳定脱贫。

(作者系陕西省镇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