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移动支付正成为农商银行布局下个十年的重要棋子。
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移动支付金额84.76万亿元,同比增长466%,消费者移动支付习惯已经逐渐养成。前三季度移动支付收益空间超1200亿元。这一市场正以几何级数增长。
“移动支付才是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冲击巨大,能否掌控“移动支付”,将成为未来银行业赢得客户的决定性因素。
一些对市场敏锐的农商银行已经紧跟移动金融潮流,创新移动支付模式。在广东,四会农商银行的客户享受到了“挥手”支付这项新型支付方式的便利,只需要戴上“村财通智能手环”,就能在公交车和超市使用“闪付”功能。
2015年末,肇庆市公交金融IC卡闪付应用项目暨“村财通智能手环”首发启动仪式在四会农商银行举行。四会农商银行董事长陆松开向《农村金融》周报记者介绍,村财通智能手环除了具备普通智能手环的计步器、睡眠监测、短信提醒、来电提醒、事件提醒、闹钟等功能之外,还具备电子现金账户的闪付功能。
紧跟移动金融潮流
创新推出智能手环
在当日启动仪式之后,四会农商银行邀请了10名客户对村财通手环进行产品体验。手持村财通智能手环的客户,除了可刷已圈存好电子现金的智能手环搭公交车之外,还可以直接在超市购物时刷智能手环进行快捷支付。
日常搭公交车上下班的市民王先生体验了村财通智能手环后告诉《农村金融》周报记者:“闪付功能不仅让我们少了出门搭车准备零钞、保管零钱的麻烦,还省去了公交卡。而且四会农商银行支行网点众多,电子现金账户的圈存充值也很方便,比起必须到指定公交服务站充值的公交卡要方便许多。”
王先生还表示,村财通智能手环所具备的其他运动手环的基础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了解自身的运动和睡眠等身体状况,这对节奏快、压力大、崇尚运动的年轻人来讲也是一种时尚设备。
在四会广场昌大昌超市使用村财通智能手环购物的胡女士告诉记者,超市购物往往会有很多小零头,不方便携带,“用手环闪付快捷、方便,连从钱包拿出银行卡的动作都省了。”
四会农商银行董事长陆松开介绍,传统的金融服务在近距离支付方面存在很大不足,通常需要消费者手持银行卡在终端POS上刷卡,数据传回银行后台服务器进行处理,这使得消费流程变得比较复杂,耗时也比较长。村财通智能手环的闪付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移动设备不仅能提供远距离的在线交易管理服务,还能够通过近距离与终端设备交互,实现认证、消费和管理功能,从而提高近距离消费操作的简便性。
从传统的柜台服务,到ATM机自助服务,再到网上银行服务,到现在的快捷支付,农村金融机构在不断地尝试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向用户提供更紧密、更便捷的接入服务。
陆松开表示,四会农商银行希望通过智能手环在公共交通和商场购物场景中的快捷支付应用,扎根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丰富手环应用场景
推行便捷生活方式
在公共交通和商场购物领域,村财通智能手环已一马当先,成为推动当地公共服务移动支付的先行者。
四会农商银行董事长陆松开告诉《农村金融》周报记者,未来,该行将结合电子现金账户的多功能场景应用,基于村财通智能手环推广应用的经验,开拓创新,抓住移动金融的实质,推行普惠金融,继续践行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
首先是在村财通缴费充值领域加强智能手环的推广使用,由于“村财通”的POS终端在四会已经成为各个村委的“标配”,结合该行银行卡在四会城乡的覆盖率较高的实际情况,通过POS终端,村民可以使用“村财通”智能手环进行电费、话费等小额费用的支付,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消费模式。
在餐饮、付款方面,该行将加强与肯德基、麦当劳、西餐厅、超市等快速消费商家合作,结合村财通手环的闪付功能,做实电子现金账户这一电子金融功能,推动年轻消费群体快速消费的轻便生活方式。
此外,该行还将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如政府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大型企业等,饭堂消费、小区门禁、车库停车、上下班签到等场景都应用村财通手环快速实现,不仅可以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还可以提高这些企事业单位在这些场景上的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据悉,下一步,该行将不断丰富手环功能,打造“穿戴银行”:通过手机与手环的互动,实现“空中圈存”功能,让持卡人随时随地完成电子现金的充值;同时,还计划在手环中加载“UKEY”芯片,成为网银、手银交易认证使用的蓝牙KEY,集“支付、认证、签到、健康”等多功能一体的移动金融产品。届时,四会农商银行的客户将享受到全方位的现代化移动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