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吉林省吉林市多家粮食加工企业来到北京推销今年新上市的大米。这已经是吉林市第二次来北京推销大米。吉林市与北京市的粮食产销合作,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和主销区的市场资源优势,为深化粮食产销合作、促进粮食区域平衡作出了有益探索。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越来越集中,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商品粮供给区域高度集中。产区与销区的区域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对于主产区来说,粮食库存高企,考虑的是如何把粮食卖出去,降低收储压力,保障农民利益;对于主销区来说,考虑的是如何掌握足够多的优质粮食,确保区域粮食安全。深化粮食产销合作,促进粮食区域平衡,有利于解决主产区粮食库存高企的问题。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国内粮食库存充裕,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的“蓄水池”,面临着巨大的粮食仓储压力。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是缓解主产区仓容压力的非常有效的手段。2004年粮食购销完全放开后,除了国家有计划的调拨外,主产区和主销区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实现粮食产销对接,建立起平等协作、互惠互利的产销合作关系,促进粮食区域平衡。
在当前粮食库存高企的情况下,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主产区积极走进主销区推销自己的优质农产品。对于粮食主销区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高悬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浙江、福建、重庆、云南等主销区纷纷走进主产区,建立产销合作基地,把产销区之间的单纯供需关系逐步发展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合作模式。吉林省粮食局总经济师鞠永平表示,为了解决库存压力,他们以优惠政策吸引北京、重庆、云南等主销区企业到吉林开展粮食收储业务,将销区企业投资项目纳入本省仓储设施总体建设规划,享受国家对本省投资建仓的补助政策;外埠企业储粮项目建成后,凡符合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条件的,允许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
当前产销区深化合作面临着一个现实障碍,就是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严重。造成粮食价格倒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连续多年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储政策。在国际粮食价格走低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价格一直稳中有升,国际粮价远远低于国内粮价,影响销区企业到产区购粮的积极性。这就导致本来应该由销区承担的库存转化为产区的库存。大量粮食存在产区而不是销区,不利于保障销区粮食安全。
从当前来看,要缓解主产区仓容压力,促进粮食产销平衡,首先,要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在2016年继续执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同时,完善玉米、大豆补贴政策,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坚持按照贴近市场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收储价格。
其次,主销区要更多地承担起粮食储备的责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上,中央和地方应该划分事权,中央做好中央储备,地方做好地方储备。陕西、甘肃、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主销区应该根据国家核定的粮食储备数量严格落实地方储备,实现粮食储备均衡分布。提高主销区粮食储备规模,不仅有利于提高主销区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还有利于缓解主产区库存压力大的问题,真正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摘编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