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介绍:
作者萧力争,湖南省湘潭人。习茶35年,临池40余载,自道“忘忧得意三宗事,挥翰临渊赏奇茗”。
说文解字
“争”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用两个人的手在争夺一件东西,表达这个字意。现代汉语中“争”多表达中性和褒义。如“争议”、“纷争”、“力争上游”、“争取胜利”等。
周刊解字
在今年的年终盘点策划会上,大家对以往“奋进与超越”式的口号表达感到厌倦。什么方式能够创新?什么方式能够表达《茶周刊》对2015年的感受,大家想到了“年度汉字”这个思路。于是一大堆汉字牵连着若干年度事件与现象被提炼出来:“新”、“变”、“破”、“锐”……最终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争”字——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锐意进取、有破有立的年份。但一切都在变化、变革、变迁的路上,远还没有到尘埃落定、新模式新秩序确立的程度。在2015年这个“十二五”结束、“十三五”开启的承接之年,我们看到了变革、进取、纷争背后的力量在酝酿、运行、推动、徘徊、突围、前行!
在国际市场,中国茶与某些国家与地区的标准及背后的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数度交手。有中国茶的接轨与提升,也有中国茶的据理力争。这是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之争”。
在国内市场,农业价格“天花板”封顶与成本“地板”抬升的大趋势,势必会给行业带来愈加增大的压力,企业普遍感到了“盈利空间之争”。
在劳动力市场,春茶采摘季节的用工荒已持续多年,但在整个经济转型期,“刘易斯拐点”与经济下行压力的叠加,更凸显了茶行业与外行业在吸引用工时的“诱惑之争”。
市场氛围上,传统的政商、政策市场隐退,新常态下大众市场还未系统上位,集中形成了在茶企业该走什么路和怎样走的无比纠结的“心态之争”。
渠道形式上,已经出现多年的电商在茶行业遭遇转型不适期的迷茫和失措之下,越发凸显了对传统渠道的冲击。电商与实体店的“渠道之争”已经深刻触及了茶人的利益与灵魂。
经营模式上,兼营与零售、批发之分野,线上线下加新媒体全营销与“偏科”营销之不同,已经开启的“模式之争”将愈演愈烈。
茶商与市场,作为中国茶叶市场的南方集团军,广州芳村茶商群落的变化可谓集春江水暖与一叶知秋。“罢市风波”集中体现了市场转型期成本上升与盈利下降的矛盾。看似“商租之争”的个别现象,或许预示着“转型之争”刚刚开始。
品牌与保护,今年“西湖龙井打假案”波及全国,着实为无知经营和违规经营上了一堂课。类似的品牌保护官司还会不会发生?只要这种大公共品牌小企业品牌的格局不变,未来的类品牌“真假之争”“保护之争”就不可能休止。
非遗传承人,祁红“非遗”传承人“资格之争”无疑是今年的一件吸睛事件。不论结局怎样,如果能够推动“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完善、诚信的修补、理性的回归,那么有多少争议争执就都值得了。
行业诚信,今年的“双十一”茶业线上销售又创新高,随后出现的关于网络产品的质量质疑以马云高调反应、最后不了了之而收场。应该说随着网络销售的勃兴,茶叶质量问题的案件是有存在,但并不代表行业质量水平的下降。网络上茶叶“质量之争”是“诚信之争”,我们真诚希望质量在法,诚信在心!
本刊编辑部